但說實話,絕大多數人買走的東西,都沒找回來的。
頂多是買走的服裝是給別人帶的,因為實在不合適,才希望退還的。
尤其是在大家都要上班的情況下,折扣尾貨店還能保持四萬塊的單日流水,這更是京城獨一份了。
關鍵是一到了週日,折扣尾貨店的營業額又“嗖嗖”的上去了。
即便比不了開業第一天,可也不遑多讓,銷售額能到八九萬。
這仍然是個令人驚奇,不敢相信的數字。
如果再仔細比對一番的話,還會發現第二個週日比第一個週日的銷售額要高,就更能說明一種良好的趨勢。
很顯然,隨著口碑的發酵,京城的消費者對這個折扣品牌店越來越熱衷。
這種對品牌的嚮往和追捧不是一次性的,大機率會這樣長期延續下去。
原本宋華桂還以為,寧衛民從加盟商處一口氣進了三十萬的貼牌貨好像有點多了。
用一年的時間,能賣出去就算不錯。
現在再看,恐怕都堅持不了倆月的啊,很快就得再進貨了。
甚至連她的兒子都告訴她說,他們學校裡都冒出皮爾卡頓的圓珠筆來了。
好些班都有人拿出來顯擺,惹得全班豔羨。
還問宋華桂,能不能給他兩支筆,他也想趕個時髦。
為此,從不鼓勵孩子攀比的宋華桂破天荒的答應滿足兒子的虛榮心,真給兒子弄筆去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還不單是皮爾卡頓折扣維護店一枝獨秀,易拉得和金利來的銷售情況同樣很樂觀。
別看只是領帶,可每個品牌平均日銷量,打一開始就能保持在日均四五千元左右,然後日漸向上攀升。
尤其是易拉得,雖然是新品牌,也沒做什麼廣告。
可因為功能性的優勢,帶了自傳播的屬性,回頭客的趨勢特別明顯。
經常有人買了一條後,然後過幾天就又來了。
而且不乏拖朋帶友同往,甚至為旁人代買的情況。
實際上到了第二個週日,易拉得已經有超過金利來銷量一倍的明顯趨勢,那真是實打實的爆款。
以至於擔心庫存不夠,一部分要發往滬海的低端貨都被京城這邊留下了。
然後再加訂單催促工廠加班生產。
花城那邊的情況也和京城差不多。
要知道,南方更開放,穿西裝的人更多,所以易拉得領帶的銷售也比京城更火爆。
金利來負責在花城生產的高階貨同樣不夠賣,曾憲梓也不得不選擇犧牲一部分滬海市場,先保京城的供應。
說白了,身在滬海的鄒國棟是人微言輕,店鋪數落和產品製造兩頭不沾。
他純粹就是個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主兒,也只能從中受夾板氣啦。
這還不算,曾憲梓看到市場的積極反饋,越發懂得易拉得專利的份量,慶幸自己當初沒拒絕合作。
於是為了穩固同盟,隨後還特意飛到京城,去拜訪了皮爾卡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