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讓利於民”了。
總之,就衝著這條街在日後幾乎等同於京城旅遊的名片,是遊客們必到之地,寧衛民就必然不肯放過。
實話實說,穿越到這個年代的初步規劃裡,他就跟惦記著偷羊的狼一樣,一直在惦記著這塊寶地。
但可惜的是,這裡不是像秀水街那樣自發形成,繁榮起來的市場。
官方沒有組織之前,這裡壓根就是一個純粹的居民生活區。
他沒辦法提前行動,像佔秀水街那樣安插人手佔位子。
到了今年夏天,他又因為自己籌備書市顧不上其他,結果正好錯過了喝這頭啖湯。
這樣一來,他也只能在事後找補,看看有沒有什麼門路,透過關係拿一些攤位。
還多虧了景山街道辦事處的魏主任,跟東華門街道的主任過去是同事。
在其牽線搭橋下,這件事很快就有了眉目。
人家還挺熱情,作為直接負責人最大程度的給了寧衛民方便,硬是給他挪動安插了五個攤位。這主要得益於,這年頭大部分的人都沒見過什麼大世面,許多幹部又真是基層厚道人裡提拔起來的。
在不違反原則底線的情況下,吃吃喝喝,送點禮物,基本上求人也就求到位了。
真想多給,成千上萬的給人家塞錢,大部分人還真不敢要呢。
這兩個街道主任都是這樣的人。
他們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兒,手裡的權力也能頂得上金山銀山。
當然,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寧衛民即使貪心不足,覺得太少,根本不解渴,也沒可能拿到更多的攤位了。
畢竟他來晚了,人家把事兒辦到這個份兒上已經是極限了。
既不可能為他把別人擠走,而且給的攤位質量也不好。
除了一個在街口,其他都是中間地段,也沒有挨著連著,都是零碎兒。
幸好天氣一轉涼,許多人不想幹了,尤其是非飲食攤販,撤了一大批,至少空出來三四十個。
這才給了寧衛民吃飽喝足的機會。
要知道,每個攤子十五塊錢的月租費,對他而言簡直跟白給一樣,整個市場他都吞了才好呢。
他非常高興地跟東華門的街道主任許諾,不管誰走,空出的攤位他一概全收。
這麼一來,不用再費心找新商戶了,大主任當然高興了。
可關鍵就是有個顧慮,這麼老些攤位轉讓,他怕寧衛民光說不練假把式,再把夜市給搞砸了。
所以非得讓他拿出具體的安排,說清楚這些攤位拿到要怎麼辦,計劃好要具體經營什麼,才敢把攤位真的批給他。
這事兒麻煩就麻煩在這兒了。
寧衛民可沒想到這位大主任辦事這麼小心謹慎,而且人還死性,這個問題看得比什麼都重。
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可費了老鼻子勁了。
要知道,雖然他是壇宮的一把手,可以安插廚房的人去東華門夜市去賣小吃,順便用轉租費薅一把壇宮的羊毛。
可這麼幹,底下人不樂意啊。
基層職工的意見最大。
誰不願意正常時間點兒上下班啊!
誰不願意在正規的廚房幹活啊?
何況如今天氣又冷了,大晚上外頭幹活,多受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