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現場的排場很大,說是高貴奢華毫不過分。
整個院子都是用明黃色的綢緞和繡球結的彩,掛了內院整整一圈兒。
北神廚院內的神庫、左神廚、右神廚的三向宴會廳裡,每一向都各擺了十張大圓桌。
桌上不但鋪著明黃的桌布,擺著成套的明黃餐具和茶具。
而且每張桌子的正中間,還如眾星拱月般擺著一個真正由鮮花插好的大花籃。
白、黃、橘黃三色的月季、薔薇摻插,襯托著油綠油綠的枝條葉子,那是絕對的顯眼啊。
別說與北神廚綠琉璃紅宮牆的整體氛圍和諧融洽,顯得那麼典雅,那麼養眼。
就這做派,在這個年頭也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還別說長城飯店、建國飯店這樣剛開門沒多久的涉外飯店了。
即便人民大會堂和京城飯店又能怎麼樣?
這兩處用鮮花烘托氛圍,那也得以盆栽的模式來進行。
從沒有過像這樣,一次性大量耗費過鮮花的。
什麼是檔次?
這就是檔次啊!
甚至就連舞臺風格也基本如出一轍的保持了這種格調。
要知道在這年頭,除了電視臺錄製節目的演播室和大型歌舞演出,大部分舞臺都是以最普通的禮堂模式出現的,再沒有其他形式的了。
說白了,因為缺錢,三十年後那樣絢爛的背景板和聲光電舞臺佈景是沒有的。
舞臺後面除了一塊銀幕就是可以拉開的幕布,再沒有旁的了。
講究的,頂多在舞臺上放掛個紅底白字的條幅。
但今天北神廚的舞臺可不是如此死板的。
首先舞臺是露天設在當院的,就在井亭的北邊。
雖然高度不高,只有四十公分,但卻鋪有臺階和明黃色的地毯。
而且面積也不小,是T型臺的形式。
其次,這個舞臺不但有背景板,還很新穎。
實際上寧衛民讓人在井亭後面搭了個大大的鐵架子,照樣是用鮮花鋪成了一道高達三米六高,七米二長的鮮花牆。
無論從井亭龍椅的朝向還是舞臺正面,看過去都是那麼賞心悅目,花團錦簇。
藉此非常巧妙的實現了互不干擾,完美的劃分了空間。
當然,宴會宴會,今天的菜色無疑才是最為讓人感到震撼的壓軸戲。
壇宮可是打著“天廚上食,宮廷享受”的幌子,這方面更是不能丟人。
所以如果誰要進屋坐定,他們就會驚訝的發現,每張圓桌上光壓桌小菜就有十六道。
四乾果是松子、杏仁、南瓜子、怪味花生。
四鮮果是香蕉、葡萄、蜜瓜、西瓜。
四蜜餞是桃脯、蜜杏、柿餅、蜜棗。
四餑餑是如意卷、豌豆黃、玉露霜、蘇葉餑餑。
然而這還沒完呢,僅僅是預先擺好的,絕非全部內容。
每張桌上還有一紙散發著香味的硬卡紙,上面寫的才是完整的選單。
列出的菜色是極其不可思議的一長串,足足是普通宴席翻倍的內容。
比方說,開宴後接著就要上冷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