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還就怕把話給說滿了。
哪怕是老江湖也備不住有河邊崴腳的一天。
這不,康術德這一沒留神,現世報馬上就來了。
“哎喲喂,合著您是看不上我這東西啊。早說啊您!這不還有呢嘛……”
隨著一聲牢騷,寧衛民就給掏鳥蛋似的,一二三四五……一件件的從旅行箱裡往外掏東西。
大大小小有十三四件,無一例外,也全是《朝日新聞》包著的。
康術德的眼珠子都快瞪成鴿子蛋了,看著寧衛民掏出來的東西一件件份量都不輕。
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聲音打顫了。
“你……你可別告訴我,這些都是……青……青銅器……”
“老爺子,還是您高明。隨口一說,您就說著了。可不都是青銅器嗎?豆、簋、鬲、甗、爵、尊、斝、觚,我看著差不離兒。而且大半是有銘文的。我估計怎麼也得有一件是西周的吧。弄不好運氣好還能碰著個商代的。不過,還是那句話,得靠您給斷呀……”
“這麼多!”康術德不由倒吸口涼氣。“你都是怎麼搞到的?”
“不瞞您說,我元旦病癒之後,去日本中部轉了轉。可不是隻去了奈良一處,京都我也去了。這倆地方的舊貨市場太多了。來自於咱們國家的古物太多了。我當然是挑要緊的先買啦。”
好嘛,青銅器的數量一下子成了十幾件。這意味著什麼?
說明寧衛民在這上面花了大錢了。
而且還意味著他在冒著超乎尋常的風險啊!
“可……可這事兒多懸啊!”
康術德吃驚之餘,更禁不住後怕。
“你不要命了?怎麼這麼膽兒大啊!這些東西你就敢明目張膽的往回帶啊!知道的是你要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走私呢!這麼大的數量,要被查出來,都夠槍斃你三回了!”
“您別激動。”
寧衛民知道師父是替自己擔心,澹澹一笑。
“我又不傻,我能不惜命嗎?明跟您說吧。我回國前早跟大使館打好招呼,留了備桉了。這邊呢,文物局也早有訊息了。機場海關攔不了我,就是查出來,我也有大使館的證明檔案啊。所以啊,您要賞玩,還得抓緊時間。春節三天假一過,人家文物局可就該找我要東西了。”
寧衛民這話算是到位,真是安了康術德的心了。
當然,他這份大方也是夠讓人側目的。
因為哪怕一件就按幾千塊算,這一捐也是好幾萬了,更別說這些青銅器的真實價值了。
老爺子算了算賬目,也不禁為徒弟感到肉疼起來了。
確實有心想誇寧衛民幾句,可一時都難以開口啊。
但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寧衛民誤以為,他這些東西還不能打動師父,他又從旅行箱裡掏出一個漆器匣子來。
開啟是個布包。
再把布包小心翼翼的開啟,攤在桌上,又露出了兩本線裝書來。
“老爺子,您再看看這兩本書。我也是要捐的。”
“啊!這……這是宋版書啊!這你也要捐啊!”
不看則以,一看更是大吃一驚。
手拿書籍的康術德手也哆嗦了,幾乎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
“沒錯。絕對地道的南宋‘浙本’!你看這字,典型的歐體,字型長方,書丹筆畫一絲不苟,毫無懈怠之處。字字挺拔秀麗。再看這白口,上魚尾,左右雙欄的版框。尤其是這兒,版心的下端有個‘鄭’字,這是刻工的名字。再看這書的紙為黃麻紙。毫無疑問沒跑了!這兩本書到底值多少你心裡有譜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