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家裡有事指望不上他了,連見面都難。
看看,要不說這相依為命的一老一少是真有緣分呢。
別看不是父子,但他們師徒感情和互相之間的瞭解、信任,都勝似父子。
恐怕就是血脈至親,也沒幾個能像他們這麼懂得彼此的。
還別不信,這事兒要擱旁人,那還真就是看法大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像寧衛民這幾天穿著大背心、大褲衩子在衚衕裡出來進去的。
而且煙也不抽了,別人給都撥楞腦袋。
這時間一長啊,看他這副樣子,扇兒衚衕的街坊裡就有人開始八卦,傳閒話了。
有人猜測,寧衛民這大概是讓外國老闆卸磨殺驢給開除了。
如今是失業在家,正沒個抓撓呢。
要不平時連皮鞋都一塵不染,出門得打領帶的主兒,怎麼連手錶都不帶了呢?
也有人猜測,是寧衛民去海外花花世界犯了生活作風方面的錯誤了。
老外不管,可終究瞞不過組織。
這不,組織明察秋毫,這是勒令他回來停職反省,寫檢查呢。
都說舌頭根子壓死人啊,這話一點不錯。
饒是寧衛民沒得罪過什麼人,這些鄰里也不一定就是惡意。
但這種讓人百口莫辯的閒言碎語還是到處傳播,頗有市場。
沒幾天,別說2號院的鄰居們都來打聽了,很關切地問他是不是遇著難處了。
就是街道李主任和錦匣廠的廠長也都有了耳聞,託人帶話給寧衛民居然要挖人。
大概意思就是說外國人不識人才是他們的損失,他真要被開了,千萬不要灰心。
無論街道廠,還是錦匣廠,只要他願意,不嫌棄的話,任何工作崗位隨便他挑。
就是要當一把手,也不是沒商量。
這弄得原本沒怎麼當回事的寧衛民是極其的意外,心裡的滋味也很複雜。
是既感溫暖和熨帖,又有點無厘頭的哭笑不得。
而且最絕的是,這還不是什麼孤立事件,很快寧衛民就發現,連市文物局居然也誤會他了。
不得不承認,這次回來啊,有些人和事還是耽擱不得的。
像把這半年來從海外買下來的青銅器和難以再自行儲存的書冊、畫冊、字畫再次捐贈給國家,就是寧衛民偷不了懶,無法拖延的一件大事。
照規矩,還沒回來前,這件事還是得藉助咱們的駐日大使館跟國內這邊聯絡。
所以當他回來後,還是數天之內,文物局就迫不及待主動催促相邀了。
由於雙方已經打過一回交道了,彼此已經知根知底,心有默契。
這次文物局就沒大張旗鼓的安排記者,也沒有勞師動眾準備什麼頒獎典禮,只派了一輛小車來接人,以此表示禮遇。
寧衛民也沒見外,為方便起見,他就穿著一身舒服、簡單的衣服,直接用拉桿箱把要捐出去的東西給文物局送過去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市文物局那邊的負責人,看他如普通人一樣的平常樣子。
和他春節時西服大衣,皮鞋領帶,假洋鬼子般的模樣大不一樣,居然也誤會他落魄了。
再一對比他送來的那些國寶級別的珍貴文物,估摸他收購的代價,起碼也得值好幾萬人民幣。
負責接待的幹部那是無限感慨,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啊,當場眼淚差點沒掉下來。
然後就是死死握著寧衛民的手一再致謝,並且誠心誠意地問他用不用文物局為他做點什麼。
這一下可好,當場都給寧衛民都整懵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