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上一天班,最後大半工資交了停車費,其他的錢用來養車,那不是傻子的行為嗎?
何況即便有免費停車場的地方,而免費時間不過一個小時。
另外因為日本的汽車擁有率高,即便是收費的停車場,也往往車滿為患,根本停不進去。
像銀座這種地方,平均要四十分鐘才能獲得一個車位。
而這件事放在寧衛民的身上就越發難了,因為他的那輛卡迪拉克得佔兩輛車的車位。
加倍的費用就不說了,關鍵是等待時間也得加倍。
他在銀座,就有等待兩個半小時方能停車的恐怖經歷。
最後,還有一樣,日本的交通規則十分嚴厲,隨地停車的處罰一次最低兩萬日元。
你就甭想像國內那樣找個不礙事的地方一懟了事。
日本警察可是完全六親不認的,即便是議員的車敢亂停,也照罰不誤。
所以可想而知寧衛民擁有的這兩輛車給他帶來什麼感覺?
那就是天大的麻煩,兩個大坑啊!
還得虧他有錢,又有一個大庫房能收容那輛暫時用不上的賓士敞篷跑車,否則壓根玩兒不轉。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日本計程車那麼貴,民眾還能欣然接受。
又為什麼日本的二手車能那麼便宜,甚至有的車給錢就賣,能比好點的腳踏車還便宜。
說白了,在日本養一輛私人用的汽車真是件花錢不討好的事兒,那必須得謹慎行事啊。
反正經過這麼兩回,他算是長記性了。
以後收什麼禮都行,但堅決不要車了。
錢不錢的還不太重要,關鍵是忒麻煩!
他真的操不起這個心,搗不起這個亂啊!
車是這樣不盡人意,房也是這樣,別無二致。
沒錯,在經濟泡沫的大勢下,藉著銀行幾次降息的東風,東京都的房地產價格從1986年初就進入了暴漲的時期。
別看距離4月份盤點,只有兩個多月,可三大核心區是東京都上漲最快的地段,是領頭羊。
寧衛民的身家也因此又胖了一圈。
目前光他的地產價值就已經高達四十億円,比起他最初投進去的資本,已經暴漲了三倍。
但問題是,房子漲了,稅也重了,事兒還多了。
是的,寧衛民在購房之前就充分考慮過避稅的問題。
儘管他已經充分思考過,並採取了最優策略,可無論怎麼樣,只要在日本買房,兩種稅是逃不掉的,而且年年都得繳納。
那就是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劃稅。
這兩種稅可以簡單理解為房產稅,也就是說要為了買入的不動產年年繳稅,而且稅率雖然固定,但評估辦法確實根據不動產的市場價來核算的。
也就是說,不動產的價格越是上漲,每年這百分之三的稅也就越多。
像今年,寧衛民就是按照二十五億円的評估標準,給日本政府貢獻了七千五百萬円。
等於白送給日本政府一套房。
這不等於要了他的親命了,他豈能不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