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選單合計出來了,要帶走的東西也規劃好了。
甚至就連需要從京城出口到東京的各種罐頭和酒水,寧衛民也跟北極熊方面、即墨酒廠、區糖業菸酒公司幾家合作單位列好了清單,拿到了比較優惠的價格。
下一步就是找一家有資質的出口代理公司,然後走相關程式了。
可花了好幾天忙出這樣的成果,就差臨門一腳的一哆嗦了,這個時候的寧衛民,反倒心裡有點不踏實了。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制定好的選單,充分考慮到日本人的口味和飲食習慣,去除了大部分的羊肉菜、河魚菜。
還有太油膩的菜和用臟器為主料的菜,用禽類頭腳為主料的菜,也基本上放棄。
又因路途遙遠,出口不便,法律限制,等諸多原因。
再去掉燕窩、駝峰、熊掌、鹿肉、乳豬、鴿子、京城白鴨、葛仙米、蕨菜……這些能體現出宮廷菜特色的高階食材。
那麼剩下能用的菜色當然就顯得普通了。
要是再沒有點三不粘、桃花泛、翡翠羹、清湯茉莉、開水白菜、平地一聲雷這樣的噱頭菜。
光看什麼熘魚片、抓炒蝦、芙蓉雞片、宮保雞丁、糖醋排骨、糖醋裡嵴、幹炸丸子,這樣的菜餚,實在是像極了後三十年以川魯風味為主的家常菜館了。
說實話,走到這一步,能否輕易掙到大把大把的日元,寧衛民毫不擔心。
錢是肯定能掙到的。
他倒是有點擔心真的按照這個選單來,會不會讓日本客人感到失望。
萬一日本人要覺得吃了這樣的宮廷菜認為上當,那就等於在海外砸了宮廷御膳的招牌。
丟的不是他寧衛民自己的人啊,怕是要連累到華夏美食聲譽的。
他不能辦出這種讓日本人看笑話,被全國人民戳嵴梁骨的事兒來啊。
所以一種自我懷疑帶來的壓力下,為慎重起見,為萬全計,他必須得再去找一趟“張大勺”。
求這位爺給過過目,掌掌眼。
也只有這位老爺子看過之後,認為大面兒上過得去,他才能重新找回信心,踏實去辦事。
為這個,寧衛民精心準備好了禮物。
卻沒想到打電話找到北極熊的職工食堂,相約老爺子碰面兒,卻沒找到人。
那邊居然告訴他“張大勺”辭工不幹了。
寧衛民只好再打電話去慧民菸酒店,託付看店的譚大姐,讓她見著“張大勺”就替自己帶個話,約老爺子見個面兒。
結果慧民菸酒店那邊,譚大姐倒是把信兒傳過去了,可回信的方式卻是讓寧衛民萬萬想不到的。
隔了兩三天,居然是康術德把“張大勺”口信兒給寧衛民傳回來的,說他要見面容易,就明兒個上午見就行了。
寧衛民再一打聽,敢情就這倆老頭兒啊,因為都閒得難受,耐不住生活的乏味。
打去年下半年起,他們倆就在離煤市街不遠的楊梅竹斜街開了一家小酒鋪,合夥幹起了小買賣來。
什麼叫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
這就是啊。
驚聞此訊,被矇在鼓裡的寧衛民一禿嚕嘴,就跟老爺子抱怨上了。
“哎喲,老爺子,這事兒您怎麼不早跟我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