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對於松本慶子開幕是宣佈自己參股銀座壇宮的鏡頭。
富士臺就把她因為難忘中華美食的理由,和山口淑子對舊日在華夏的回憶,並列在了一起。
新聞主播口稱,“不知華夏美食到底有什麼魔力,居然能讓日本兩代最美的電影明星都念念不忘。”
除此之外,富士電視臺還著重播放了中日明星為助興,各自登臺獻唱的片段。
由於日方的松本慶子、石田亞由美、谷村新司,和中方的崔建、張嬙、鄧麗君,在翁倩玉的主持下,都演唱了各自擅長的主打曲目,堪稱星光璀璨。
新聞主播便把慶典當天的餘興節目比作了“中日的小型紅白歌會”。
尤其在鄧麗君和興之所至主動登臺的山口淑子,同臺演唱《何日君再來》和《夜來香》這兩首歌的時候,電視臺更是給足了兩人特寫鏡頭。
不為別的,就因這兩首歌曲,可是先後被她們兩個人在不同的時代唱紅過。
所以這一幕也極具傳奇性,兩人這種情況下的同臺可說空前絕後。
被主播謂之為“歌后遇歌后”的名場面。
想想看吧,這節目做成這樣的效果,都別說電視機前的那些普通日本觀眾了。
就是寧衛民和壇宮員工們看這段報道,都從中感受到了昨天身在現場都沒有感受到的極大樂趣。
寧衛民完全是打心裡相信,只要今天看過富士電視臺的軟廣告。
哪怕電視機前的那些日本觀眾記不住銀座壇宮的名字,也沒關係。
因為他們起碼也會對銀座新開了一家宮廷料理的中餐廳,留下深刻印象的。
這就足夠了!
事實上也確乎如此。
恐怕正因為這些媒體的宣傳效果斐然,起到了增大流量,和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二天從中午開始,光顧銀座壇宮飯莊的客人,就以能明顯感受到的速度增長起來。
別看開業當天是週末,可哪天晚上才接待了十幾個客人,營業額不到二十萬円。
而開業第二天,就有了慕名而來的顧客。
中午和晚上總共接待了六十幾人,營業額一下就達到了九十萬円。
這還不算打來電話要預定明後天座位的客人。
因此不出意外,到了第三天更是增長顯著。
全天客人數目超過了一百位,營業額再度近乎翻倍,高達一百五十萬円。
寧衛民很明顯地感到,日本人都對華夏宮廷料理這一富有文化底蘊和美食誘惑的噱頭趨之若鶩。
要照這個趨勢繼續保持下去,恐怕用不了一個月,餐廳就能滿座兒。
那樣的話,只需一天餐廳就能達到上千萬円的流水。
一個月就是三四個億,相當於二百萬美金啊,滿可以的了。
雖然當前的世界範圍內,米其林餐廳的利潤率,普遍只有兩成左右。
但寧衛民因為在人工上佔了大便宜,房子又是自己的,房租多少他能說了算。
他在成本方面控制力極強,差不多能把銀座壇宮的利潤搞到近乎於五成左右。
等於一個月能掙出小一百萬美金。
哪怕給日本政府交了稅,他一年也能給壇宮剩下個七八百萬美元,都能頂國內壇宮總店十個了。
怎麼不成啊?
太乾得過了!
這要不是暴利,那別人可就真沒法活了。
而且關鍵是壇宮還不是浪得虛名,不是光靠一個宮廷菜的噱頭在這兒招搖撞騙啊。
壇宮的廚師是有真本事的,隨便一個挑出來,在日本這方土地都是中餐的大拿。
更別說有些人還是“兩門兒抱”,兼具中餐和法餐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