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日本人從來就很講究食物的美觀性。
可他們歷來也只能是借用美麗的器物,把食物簡單切一切、擺一擺罷了。
是的,從江戶時代起,食雕技術確實從華夏傳入日本了。
可惜一直沒受到日本人的重視。
日本的食雕技術一直以來只限於在瓜果表面做一些紋理雕飾。
說白了,日本的飲食水準一向停留在二維空間。
而華夏飲食早就進化到5D的水平了。
如今的日本人,又何曾想得到這世上還有用食物做出精緻立體的造型,而且還能與菜品組成生活情景的方法。
身為資源匱乏的寡國小民,更不會有這種洋洋灑灑、大鋪大蓋、當眾傾灑豐美食物的豪邁氣魄。
什麼叫大菜!
這才是真正的大菜啊!
也只有泱泱中華這樣歷史悠久的美食大國才能有如此的創意,如此的手段。
實事求是的說,這道菜一出,就猶如在武林大會上祭出了屠龍寶刀,日本人服了!
所引起的效果比第一道菜還轟動。
好些人甚至在現場就被兩個廚師給圈了粉。
在烹飪完成之後,都顧不上品嚐,就迎上走下舞臺的廚師,非要留下戴紅和小查一起合影才肯罷休呢。
但即便如此,這些日本人也未能真正體會到這道菜最精髓的意義。
否則他們就不是佩服和誇讚了,恐怕鼻子都得氣歪了不可!
因為海鮮鍋巴還有另外兩個名字呢。
一個叫“平地一聲雷”,另一個就叫“轟炸東京”!
明白了吧?
寧衛民這小子那叫一個蔫壞損!
他就是故意的,今兒他專門請日本人吃一吃抗日菜!
看著日本人鼓掌叫好,還喜不自勝拍照留念,那才叫一個嗨!
常言道,一而再,再而三。
廚藝展示到了這一步,即使前兩道菜再驚豔也不能就此戛然而止。
恐怕還得需要一道壓軸的菜式才能完美收官。
否則就會有虎頭蛇尾之嫌。
至於最後一道菜,寧衛民準備給賓客們品鑑的是共和國經常在國宴出現的一道經典大菜——開水白菜。
他的目的也很簡單,日本人不是一向自稱他們是食鮮民族嗎?
“開水白菜”這道菜就是華夏廚師對於鮮味的極致理解。
他就要來一次硬碰硬,用別人最擅長的東西打敗對方,那才叫碾壓式的徹底勝利。
不過話說回來了,開水白菜這道菜在國內名氣雖大。
雖然在製作的時候,也很費事,屬於相當考究的火候菜。
最少需要好幾個小時,還需要十幾種高階食材,才能做得出來。
但菜色和形式上卻怎麼都體現不出來這道菜的珍貴絕妙之處,只能靠舌頭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