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和展示臺上,擺放的已經大多是藝術類和寫真類的圖書與畫冊。
至於那些枯燥乏味的那些教科書和學術書籍已經不在書店擺放。
還有幾個珠寶櫃一樣的玻璃展示櫃,裡面則是寧衛民從華夏帶來的異域工藝品。
如此一來,從整體室內裝修風格上就變得明亮清新起來,完全脫離了舊有的死板和陳腐氣。
再加上樓上咖啡機傳來的好聞咖啡香,以及店裡隨處可見的有趣的小裝飾和五顏六色的蒂凡尼風格的玻璃吊燈。
這家有百年曆史的書店,因此變得時尚感和文藝範十足。
客人如果真的扶著樓梯走到樓上,則會有更多的驚喜。
因為這裡比樓下更舒適。
上面是一個帶五把椅子的咖啡吧檯,外帶四套帶皮質沙發座小圓桌。
還有一個按照寧衛民的要求擺在這裡仿舊款的唱片機,可以播放老式的黑膠片唱片。
總之,整個區域都透著舒適和安寧,特別適合顧客拿著書籍靜靜的在這裡消磨時光。
甚至坐在臨窗處,還能隔著透明玻璃外牆看到樓下的繁榮街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
而這些變化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店裡轉型成功,終於開始扭虧為盈。
經兩個兼職的大學生給自己這麼一報賬,寧衛民才發現。
儘管圖書的銷售依然慘淡,像過去一樣得撞大運,每天才能賣出去幾本書。
但在這條街上希望找這麼個安靜地方歇歇腳的人,也的確不少呢。
現在每天店裡僅靠賣五百円一杯的咖啡,就有兩三萬円的進賬。
再加上一些盒裝冰激凌和瓶裝飲料,還有一些從便利店裡進貨的巧克力、餅乾、蛋糕等茶食小吃,淨流水能做到五萬円以上。
毛利差不多就能有三萬多円。
果然如寧衛民當初所想,這是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
儘管一個月百萬円的收入,在這條如此繁榮的街上也不算太高。
但畢竟聊勝於無,總比以前的書店天天都賠錢強多了。
如今刨去電費和水費,起碼掙出兩個兼職工的工資不成問題。
這一進一出,那差距大了,能一樣嗎?
更何況這還是店裡所能提供的飲食種類相當單調的情況下呢。
別忘了,寧衛民這次回國可不是白回去了,他是回去調兵遣將的。
這不,一看到惠文堂書店售賣咖啡沒有什麼特色,在茶食上更是具有明顯的短板。
他就讓許春燕開始每天往書店送點茶食過來。
那許春燕可是壇宮麵點組的組長啊,又是馬克西姆餐廳學習過的甜品師。
無論京城的烘爐點心,還是法國的西式高檔都是正宗啊。
她想搞點好吃又不貴的茶食出來那還不容易得很嘛。
於是惠文堂書店這下行了。
麻糖、花生粘、牛舌餅、拿破崙、桃子慕斯、栗子蛋糕。
這些出自行家之手的中西糕點和糖果一下子就成了這裡特色的茶食。
因為口味獨特,味道極佳,一經推出,是大受好評啊。
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惠文堂的經濟效益明顯又上了一個臺階——每天能多出五六萬円的點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