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考慮價格,想要長期穩定供貨,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寧衛民帶著廚師們幾乎逛遍了築地市場,才好不容易找到一種湊合能用的日本白羽矮腳雞。
這種雞肯定比不上真正散養一百七十天的柴雞。
但比普通肉雞質量上要好一些,是能吃出點鮮味的。
不過矬子裡拔將軍也有代價,那就是採購成本的額外增加。
這種雞,哪怕壇宮每天都訂購三十隻,可供貨的商戶最低也要每隻兩千五百円。
一般的凍雞才一千二百円,對比起來,要足足貴了一倍。
那想想看吧,連雞都這麼難選,找鴨子當然就更難了。
寧衛民他們找來找去,市面上的鴨子居然統統不合適,是買一隻失望一次。
最終都要放棄了,卻峰迴路轉,讓楊峰誤打誤撞在一家寵物店裡發現了一種京都鴨。
結果他和寧衛民一合計,倆人乾脆買回去給烤了。
一嘗不錯,這才算是找到了一種勉強能用的鴨子。
雖然這鴨子肉質偏瘦,油脂也不夠香,是做不了鴨油點心的。
但好在肉嫩,味道還過得去,鴨皮的酥脆程度也算勉強過關。
後來經過寧衛民和日本的供貨商彷彿溝通,那邊也答應說可以供貨。
只是提出,這種鴨子都是散養的,是京都的特產,要弄到東京來,經濟代價不小。
最低價四千二百円一隻,每天至少二十五隻的訂購數量。
得,就這個價兒,都頂超市裡的三隻加拿大鴨了。
關鍵還是體量上這京都鴨子和別的鴨子根本沒法相提並論。
這玩意大的才五斤毛重,做成鴨胚也就三斤冒頭,比雞大不了多少。
但沒辦法,小鬼子小鬼子,什麼都小,這已經是當下力所能及找著的最佳替代品種了。
至於再說到鴿子嘛……鴿子就更甭想了。
在日本吃鴿子可是違法的。
寧衛民要真敢在日本賣這玩意,就得坐牢罰款,距離關門不遠了。
所以可想而知,這年頭在東京要想把華夏美食做得不走樣,有多麼困難。
原材料難找到合適的不說,關鍵還挺貴。
哪怕按當下的官方匯率算,這都合八十八元人民幣一隻鴨子,五十元人民幣一隻雞了。
這樣的採購成本,做出菜來能不貴嗎?
哪怕日本人,大多數也吃不起啊。
何況一個飯莊所需的選單,哪怕菜品再精簡,也得有個六七十樣才像話。
那牽扯到的食材能多達數百種,如果都這麼一一選定,得耗費多少精力,多少金錢?
光這件事的工程量就大了去了呀!寧衛民他能不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