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他小几十萬的銷量,要放在日本也是熱銷專輯了,絕對能讓發行公司大賺一筆的。
像張嬙國內的首張專輯首發二百萬,堪稱雙白金,在國內真不算什麼。
當初寧衛民是受困於資金不足,才以穩為主,定下的這個相對保守的數字。
後來經過幾次增發,張嬙的首專已經賣掉了三百五十萬,也依然沒有發掘出完全的市場潛力。
要按實際市場需求出發,起碼也應該能追齊王潔實和謝莉斯,五百萬的銷量不成問題。
這樣的成績要放在當代日本,那得說日本終於誕生了一位獨霸歌壇的絕世歌姬了。
不說後無來者,也是前無古人。
所以當真正瞭解到內情,寧衛民簡直是大喜過望。
他越琢磨越是覺得,自己這事兒辦得還真是漂亮,價效比也太高了。
那等於是可以光明正大,甚至是合法的搞音樂走私啊。
得,這路子要行啊,以後他還就在日本製作專輯,灌錄母帶,回國內批次生產了。
低廉的價格,高階的質量。
哪兒還輪得到那幫追著小日本屁股當徒弟的港慫拿大,跑大陸懵事兒敲竹槓來!
他記得原有歷史中,崔建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應該是1989年,由國內數家音像出版社和港城一家唱片公司聯合打造,在港城灌錄的。
對外據說製作費耗資高達百萬,能吹的也就是一套24音軌的裝置。
現在一看,這麼一筆,這不扯犢子嗎?
這價兒虛頭也太多了,港慫是真敢開牙啊。
這麼報花賬純粹是把內地人都當外行耍呢。
可惱不可惱?
可恨不可恨?
另外,給曲笑母親聯絡醫院的事兒,松本慶子也替寧衛民梳理出了清晰的眉目。
這件事大概是松本慶子委派了自己事務所的人去給跑的,因為單憑一己之力絕對完不成。
寧衛民這段時間沒少查黃頁打電話,但也沒少碰壁,始終都不明白問題出在那兒。
還多虧拜託給松本慶子了,他才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敢情日本的醫療制度和國內大不一樣。
日本的醫療是採取了國立、公立、私立的三類醫療體制。
國家有綜合性的國立醫療與研究機構,各地方政府設於公立的醫院。
然後數量最多的是遍佈全國各地,尤其是社群的私人醫院,大多數是專科診所。
日本整個社會是小病去自家附近的診所,也就是私人醫院。
診所覺得你這個病需要做進一步的精密檢查,或者需要手術,那麼診所的醫生會給你開介紹信,再去大醫院治療和動手術。
而且和國內不一樣的是,這些小診所的醫生都有相當專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