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寧衛民順手剝了一層皮去,留給街道縫紉社的,只有八九塊一件單衣,二十幾元一件大衣的製作費。
也足夠李主任、邊大媽和蘇錦樂得屁顛屁顛的了。
他們粗略一算,每月按二百件算。
由蘇錦帶著五個手藝好的臨時女工一起幹,足能應付過來。
如果刨除工人的加工費,差不多還能給縫紉社掙個上千塊。
乖乖!這都夠給十幾個人發整月工資的了!
根本不能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了,而是天上砸下來的肉餅啊。
而且滋滋冒油,嗷嗷閃光!
於是在得到寧衛民保證,至少兩年內不會缺活兒的承諾下。
李主任和邊大媽毅然決然擴招了十個人,並且他們還做出了一個頗具前瞻性和魄力的決定。
花三千塊錢買了一臺半舊的整熨機和一臺二手鎖眼釘釦機,來增強制衣能力。
說白了,鳥槍換炮了!
自此開始,縫紉社就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手工作坊了。
反而有了點機械自動化的意思。
連帶著寧衛民的其他活兒都跟著受益。
甚至如果不講道德和良心的話。
寧衛民完全可以直接剽竊,完全照辦皮爾·卡頓的服裝設計,讓縫紉社用國產布料生產。
只需隨後拿到市場上倒手去賣,他即可輕易獲得豐厚的回報。
還有菸酒店那邊。
由於經濟向好,直接刺激了社會對於菸酒的需求量。
今年年底的旺季,比起去年年底的大提價來,行情一點不差。
再加上許多老百姓不惜從嘴裡扣錢,從衣服上省錢,一年到頭就盼著能儘快攢夠錢買臺彩電或者是收錄機。
家電業務也隨之爆棚。
毫不誇張的說,一進入12月份,張士慧兩口子都快忙飛了,足不沾地的給寧衛民掙錢。
不過反過來,恰恰是因為這段時候生意好得沒邊了,有好幾天,寧衛民都對接張士慧的電話存有心裡陰影。
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他仍然沒能兌現為菸酒店招工的承諾。
實事求是的說,倒真不是他沒當回事,而是真找不著合適的。
本來他好不容易才找著兩個性情合適的待業青年。
可沒想到,一位幹了沒兩天就被家裡給叫回去了。
人家爹媽說寧可餓死也不讓孩子幹個體,怕學壞。
另一個倒是挺踏實,可幹了十天,就發現這位老咳嗽,止不住的那種嗆咳。
後來去醫院一查,好傢伙啊,居然查出肺結核來了。
給張士慧當場嚇一半死,生怕自己也被傳染,他趕緊給了一個月工資送走了這位瘟神。
所以寧衛民一接張士慧電話,就得落埋怨,就得挨數落。
張士慧跟他抱怨,說自己連學車練車的時間都沒有了,還說連累自己媳婦還得老跟單位請假。
不是催寧衛民快點再找人,就是老逼著他去菸酒店裡幫忙。
可寧衛民的時間幾乎都被雕塑展的事兒佔據了。
何況插手菸酒店,他歷來也都是負責戰略性指導,哪兒有空去忙這樣的小事啊?
無論是敷衍還是拒絕,都讓他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