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霍欣對自己父母在國外情況的瞭解,其實都是由姨媽黃新華轉述的。
那可想而知,長此以往這樣下來,這樣的家庭關係會變得有多麼生疏,多麼脆弱。
雖然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時候,永遠都會是骨肉團圓,相親相愛的場面。
無論是誰,在對外表達的時候,都會把對方當成是自己的驕傲,引以為榮。
甚至霍欣因為有著這樣的父母,在國內活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公主。
無論是姨媽、姨父、老師都刻意關照她,無論大院的孩子、學校裡的同學都羨慕她。
多年來,她穿的、用的、吃的、喝的,都是最好的。
想要什麼東西,幾乎就沒有得不到的時候。
但實際上,霍欣和她的父母,作為至親,心靈上卻距離得很遠。
說句實話,這種關係著實的畸形。
彼此情感上的認同,實質上流於形式,完全是割裂的。
哪怕大家明明都知道應該一起努力去維護血緣上的親近。
但不知為什麼,他們在一起時,僅靠生硬堆砌出的笑容裡總有著演戲一樣的因素,有著難以的生疏與客氣。
尤其非常尷尬的是,在霍延平夫婦歸國之後。
儘管他們盡了全部的心力,想要彌補多年來對女兒的愧疚,扭轉這種不堪的局面。
但他們所期待的那種重塑家庭關係,三人能像正常父母和孩子一樣,恢復信賴與親密,幾乎是沒有可能再出現了。
因為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有些事情是沒法重新來過的。
霍延平夫婦忽然間就發現,自己的女兒不但早已經長大了,而且還長成了他們並不期待的樣子。
女兒早就不再需要他們自以為能讓她開心、幸福的那些東西了。
如今他們想給予女兒的,似乎反倒還被她排斥與嫌棄呢。
就比如說,這次霍延平和黃靖華歸國前,精心給女兒挑選的禮物——一個德國根德牌(GRUNDIG)的小收錄機。
女兒就沒怎麼當回事。
表面上雖然霍欣笑吟吟的接過來,也謝過了。
但她轉手就送給了姨媽的女兒,她的表姐。
對此,霍延平雖然有點心疼自己幾乎一個月的工資,外加補貼就這麼沒了,可也不好說什麼。
因為畢竟霍欣長期受到妻妹一家的照應。
他本來還以為這是霍欣有意而為,作為一種受惠於人的報答。
尤其看到妻妹一家對此是那麼高興。
他對女兒的不小氣甚至還有幾分默默的欣賞。
可很快他就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了。
因為霍欣的大方的基礎,是她真的不在乎,而不是出於報答和人際關係的考慮。
她自己用著一個索尼牌的小收錄機。
遠比那個根德牌的更時髦,更小巧,也更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