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原本不打算進金陵的,因為要審閱李世奇他們的修改總圖,必須在江南等待一段時間,所以他才決定與李過一起前去金陵。
可惜的是,那部膝上型電腦解不了鎖,膝上型電腦裡面有一部百科全書,裡面有各種船舶製造的知識,無須高峻山現在這麼費腦地給古人去描述自己對船舶的有限認知。
金陵又叫應天府,這裡也有一座皇宮,是明朝的留都。
明朝在金陵設有治署、察院和府館、公館、陰陽學和醫學、僧道司、河泊所、稅課局、巡檢司、驛站、急遞鋪、倉等機構,華夏國接管金陵的同時,把這些機構也一併接管了下來。
經劉理順的推薦,金陵城交給了高弘圖、姜曰廣他們去管理,軍權則是由江南的最高指揮官李過掌管。
高峻山一到金陵,就被高弘圖、姜曰廣直接接進了金陵的皇宮。高峻山把此行的目的告訴了這兩人,他們在明朝為官多年,對寶船的事情也是有所耳聞的。
他們告訴高峻山,龍江造船廠裡的寶船是崇禎初年開始建造的,因為後來缺乏資金而停工,又聽說圖紙已經遺失,造出來的船因為推動系統不過關,下水後船速很慢,所以就放棄了。
“如此說來,龍江造船廠那三艘寶船是個半成品?”高峻山問。
高弘圖道:“已經廢棄多年,就算能夠下水,也不能航行。”
高峻山獲得這些資訊之後,認為必須給李世奇發個電報過去,告訴他們實情,並要求他們切實認真地做好改裝工作。
他在皇宮裡面,接見了南明投降過來的重要文武。
在接見高傑的時候,他感慨萬分,高傑打仗也不熊,就是跟李自成沒搞好關係,把人家的女人給拐跑了,想當年,如果高傑跟了他高峻山也許就是另一番風景了。
高傑見了高峻山那是盡力在表功,說當年他是站在高峻山這一邊的,只可惜高迎祥把他分在了李自成的麾下,他當年還跟高見爭了很久,要和他換掌盤的,只是沒有爭過高見。
三隊隊長高見在洪洞縣就投靠了明廷,當時高峻山的實力還很弱小,差一點被這個高見給出賣了,好在當時改變了行軍路線,也是從那時開始,高峻山漸漸地脫離了高迎祥的控制。
高見後來被凌遲。
對於高傑拐跑李自成女人這件事,高峻山也是很反感的,但是他沒有過多的指責高傑,只是好言安慰了高傑一番,讓他好好與李過共處。
高峻山又召見了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左良玉剛剛歸順華夏國就病逝了,高峻山知道左良玉能打仗,雖然屢屢追剿義軍,但是這次能夠舉旗歸順,高峻山還是對他給予了重用,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死了,他召見左夢庚也是對左良玉歸順過來的認同。
高峻山又召見了史可法。
史可法擁立明福王(弘光帝,官至督師、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
歷史上,史可法在揚州城抵抗清軍,後來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屍體不知下落。
所以高峻山對史可法敬重有加,也是對他好言安慰,重用他為江南副指揮使,李過的副將,並賜良田百畝,千兩銀。
高峻山還召見了一位名不經傳的小人物左懋第。
左懋第字仲及,號蘿石。山東萊陽縣人。歷史上是聞全國的民族英雄。因他富有民族氣節,寧死不肯投降清王朝,被人民譽為“明末文天祥”。
當然現在的左懋第什麼都不是,因為高峻山的穿越,清軍被高峻山的義軍消滅,就沒有給左懋第表現的舞臺了。
但是高峻山還是很重視他的,很欣賞他的大義,所以這次來金陵也特別召見了他,並給予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