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全力搶救隆慶,偌大的寢宮之中,針落可聞,大家都屏息凝神,可是各自的算盤是什麼,就不得而知。
許久之後,隆慶緩緩睜開了眼睛,臉上露出一絲光彩。
李貴妃抱著太子的雙臂突然緊了無數倍,勒得太子臉色都漲紅了,也渾然不覺。李氏在宮裡多年,耳目眾多,雖然她不知道隆慶打算殺母立子,但是她也清楚,自己不受隆慶待見,幾次都動了殺機,萬一隆慶醒過來,沒準就砍了自己的腦袋,她能不怕嗎?
至於張居正同樣憂心忡忡,隆慶只要還有一口氣,這局棋就不算贏!漫天的神佛,老天爺,快點把你的兒子帶走吧!
可是誰知道老天爺偏偏要和他作對,隆慶竟然奇蹟般伸出了枯瘦的手臂,拉住唐毅另一隻手也動了動,高拱會意,把自己的手遞了過來。
隆慶看著二位最信任的重臣,眼圈發紅,淚水卻流不出來了。
凝視了許久,隆慶才艱難道:“朕以天下,累,先生,們……”
最後一個字只剩下口型,沒了聲音,說完,一歪頭再度倒下去。
“李太醫!”高拱瘋了一般狂叫,李時珍急忙跑過來,又是扎針,又是掐人中,折騰半天,卻搖了搖頭。
差不多有過了半個時辰,隆慶停止呼吸,駕崩於乾清宮。
皇帝終於死了,這一刻李貴妃簡直要飛起來了,一輩子都沒有遇到過如此難熬的時刻。皇帝還有一口氣,她就是無權無勢的皇貴妃,隨時隨地,會掉腦袋。
可是皇帝死了,她就是正兒八經的太后,垂簾聽政,大權在握,誰也不能把她怎麼樣,至少李貴妃是這麼想的!
她裝模作樣哭了兩聲,就迫不及待站起來。
“聖上已經走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諸位閣老都商議一下吧。”
還用商量什麼,自然是擁立太子繼位。
倒是張居正,心裡頭惴惴不安,他可是深知對手有多可怕,李貴妃到底是小門小戶,沒有見識,竟然迫不及待跳出來,你就不能深沉一點,哪怕多演一會兒也好!
可事到如今,他也沒有辦法。
張居正只能硬著頭皮幫腔道:“元輔,次輔,娘娘所言乃是正辦,下官以為當立刻擬定遺詔,籌備大行皇帝喪葬事宜,同時準備新君登基大典。”
話是沒錯,可隆慶剛剛嚥氣,就急著捧新君的臭腳,在場的諸位大臣多有不屑,尤其是趙貞吉,老頭子鬚髮皆乍。
“張子!”他厲聲叫道:“大行皇帝猝然駕崩,據說昨天陛下身體還好好的,病情如此之快,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等深受大行皇帝天恩,百般信任呵護,如今聖駕歸天,我等不該查清楚真相,還陛下一個公道嗎?”趙貞吉怒道:“從來只見新人笑,真沒想到,我朝的大學士也是如此淺薄!”
張居正被罵得大紅臉,好在李貴妃腦袋不慢,她突然撲倒在隆慶的屍體上,嚎啕大哭。
“陛下啊,您怎麼就走了?撇下我們孤兒寡母,依靠誰啊?陛下啊!臣妾恨不能隨著陛下一起走啊!”
李貴妃哭嚎不止,趙貞吉還想罵人,卻一時語塞。他指責張居正,可是也難免夾槍帶棒,有欺凌孤兒寡母的嫌疑,讓李貴妃這麼一哭,老頭子也沒有辦法了。
大傢伙的目光都落在了唐毅和高拱身上。
這兩位都是一品大員不說,還是隆慶託孤重臣,他們的態度至關重要。而此刻的高拱,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隆慶之死疑團重重,裡面沒有問題,高鬍子都把名字倒過來寫!
可問題是隆慶臨終的囑託,明顯是告訴大家,不要管他的事情,全心全意,輔佐新君,在陛下的心中,江山社稷,比什麼都重要!
素來眼裡不揉沙子的高拱,此刻就像是一個可憐的父親,不忍違背兒子的遺願,他抬起頭,低聲道:“既然如此,老夫執筆,代擬遺詔吧!”
歷代皇帝都有個遺詔,不過大多數皇帝都盼著自己萬歲萬歲萬萬歲,生前根本懶得擬遺詔。等到需要的時候,卻又無力擬旨。
最後擬定遺詔的權力,都會落到大臣的手裡,比如正德死在了豹房,就是楊廷和擬遺詔,成為定策老臣。
嘉靖駕崩,徐階擬的遺詔,因此還和高拱發生了衝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遺詔實在是太重要了。
誰擬定遺詔,誰就掌握了朝廷大勢,從此之後,天下都要圍著遺詔轉,哪怕是新君也是如此。
張居正多垂涎這項權力,可是他知道自己是沒有機會了。畢竟實力相差懸殊,只能眼睜睜看著唐毅和高拱擬定遺詔。
不過他倒是不太擔憂,畢竟太子是隆慶親子,又有李貴妃在,最關鍵是唐毅和高拱都是隆慶朝重臣,變法都是他們主持的,難道還能違反自己的國策嗎?
怕的就是他們在遺詔裡面動手腳,那樣就麻煩了。
只是張居正有些以小人執行度君子之腹了,高拱滿心悲傷,哪裡想得到這些,他只是總結了隆慶一生,要求太子繼承皇位,恪盡職守,勤奮好學,做一個好皇帝,要求唐高二位大臣,輔佐新君,繼續推行變法,讓大明繁榮昌盛,萬世流傳……
雖說在遺詔當中,確立了唐毅和高拱的託孤輔臣的地位,讓張居正倍感失望,但是他也沒有法子,有些東西是爭不來的,只要李貴妃能順利成為太后,新君登基,他們就搶佔了制高點,有了勝算!
遺詔匆匆擬好,還缺一方玉璽,才能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