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總裁笑道:“這就對了,有話別憋著,不過,我現在解釋我的理由,也是蒼白的,在最終動手前,我是會做足功課的。”
卡特麗娜卡芙公主明眸善睞的點點頭,嗯了一聲,“我永遠都相信陛下,在動手之前,我們要走哪幾步?”
“一,外交,取得支援,並且購買戰略物資,二,國內的力量徹底發動起來,這要比外部環境更加重要。”萌總裁意味深長的對卡特麗娜卡芙公主道。
萌總裁住進了聖詹姆士宮之後,第二天,邀請了很多在倫敦的各國大使和使節,到聖詹姆士宮去會面。
本來英國人邀請華皇住進聖詹姆士宮,只是想向世界表明,華皇在英國被刺殺,這和英國政府絕對沒有關係,頂多算是他們在保護措施上的疏漏而已。
不過,華皇這麼大肆的邀請各國外交大使來會談,就變了味道了,因為華皇和人接觸的越多,在言談中透露出來的真相就會越多,而且,華皇邀請的,多半是已經和華國建立了一定外交關係的國家,出於同情的角度,回去之後,也會宣傳華皇被英法激進分子刺殺的真相,以及英國和法國政府在中間的默許態度,甚至是穿針引線的作用。
這當中,華皇最急需要找的是大臣是,沙俄的外交大臣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華皇需要最準確和清楚的知道,沙俄現在對華國的態度問題,是否有拖延沙俄仇恨,甚至緩和沙俄仇恨的可能性。
其實華皇為了奪取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不得不向沙俄動手,如果沙俄放在離華國遠一點的地方,華皇是絕對不會最先朝著這樣的一個國家動手的,事實上,就因為沙俄和德國,英法,再加上一個奧匈帝國之間的平衡,才會造成歐洲大陸的內耗太過嚴重,造成歐洲大陸,始終無法出現一支,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問鼎的國家。
如果不是歐洲長期以來的均勢狀態,其實,不管是歐洲的列強國家,還是歐洲的次強國家,至少有十個以上的國家,都有問鼎世界的能力,兩個多世紀,就這樣被他們彼此的內耗,給虛度了。
如果歷史有幻想的可能的話,華皇倒是更加希望,第一次鴉片戰爭要是能夠發生在17世紀的大明,那華夏早就成為世界老大了。因為,滿清的文化和思想,都不配代表華夏站在世界舞臺上,而腐朽的大明末期,那幫士大夫在受到世界列強的催化之後,將提早開眼看世界。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還是任何一個歷史上的華夏朝代,華皇認為,都不具備搞資本主義的土壤,因為,封建政治體制過於強大,這是儒家最牛叉的地方。
明也好,清也好,都不可能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國家。
至於近代華夏的衰落,關鍵不在於資本主義,而在於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其主要的特徵在於:私有制,既私人擁有資本,並可以自由地支配這些資本。以資本增殖為目的,僱傭自由勞動力進行生產,並由資本所有者主導生產。在市場中根據供需關係,以追尋最大利潤為目的展開經濟活動。
而傳統的中國社會的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具備形成這種模式的條件。
1.政府高度集權,無契約精神,不保護私人財產,私人資本無法完成原始積累。
2.不存在權力制衡的機制,高度集權的國家習慣按照政治原則干涉經濟活動。
3.龐大的小農經濟難以解體,而且不能解體。(因為在前工業時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無法消化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只會形成流民潮。)
4.缺乏資本流傳的途徑,因為沒有新技術推動新的產業的出現,以提供更高的利潤,商業資本缺乏其他增殖的途徑,最終都轉換為了農業資本,迴歸小農經濟。
5.中國在東亞獨大,而且巨大,自給自足,沒有交易的需求,無法促進商業的發展。
6.缺乏貴金屬,落後的金融環境,貨幣體系和財政制度。
資本主義中的資本,指的就是私人資本,而明清這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是從來不尊重也不會保護私人資本的,因為沒有一種勢力能夠制衡專制政府對民間資本進行剝削。
歐洲社會在羅馬崩潰以後長期是以封建社會的形態存在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能力做到權力的一元化,君主,貴族,市民團體之間勢均力敵,相互制衡,沒有一個人能夠獨享權力,亦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對方,其結果就是大家必須要協商與合作,互相照顧對方的利益,在這種條件下,形成了契約精神。
而明代呢?我們不是一個封建社會,全國的權力都出自中央政府,出自皇帝,不存在權力的分享與制衡。
因此就沒有協商的條件,想徵稅就徵稅,不用找你商量。而巨大的財富本身就意味著權力,私人資本的膨脹必然會讓專制政府對產生恐慌,繼而在你強大到能挑戰它之前幹掉你。因此資本所有者無法與政府抗衡,要麼和政府合作成為官營資本或者買辦,要麼就在盤剝中破產滅亡。沒有人真正的能夠完成私人資本的原始積累,更談不上權力分享和契約精神了私人資本。最多隻是皇帝的牧羊人,養肥了就要被割肉。
而更為重要的是,那些被褫奪的私人資本,在專制政府手中亦不會被用做經濟生產,亦不能完成原始積累,而是拿去打仗或者買買奢侈品,就那麼揮霍掉了。
在歐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班牙。它最早完成中央集權,儘管發現了美洲,積累了大量黃金,但這些財富沒有被民間資本用來發展經濟,而是被宮廷花去買英國棉布了,結果就是促進了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西班牙尚且如此,何況明朝這樣保守的農業國家。
發展資本主義首先要實現資本的原始積累,使得財富與生產資料迅速集中到資本家手中,原始積累的方法就是倆,一是靠賺,也就是商業,二是搶,也就是掠奪。
而明代呢?假設華皇自己是一個穿越到明朝去的商人,大明朝,大家都關門男耕女織,不需要太多交易,因此國內市場狹小,賺不了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