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篡清 > 第四卷 不一樣的甲午 第六十七章 奪權(中)

第四卷 不一樣的甲午 第六十七章 奪權(中) (第1/3頁)

錦州北寧,大淩河西岸。

毅軍餘部駐紮的軍營,一片肅然無聲,只聽見營頭上面毅軍三角藍旗飄動的聲音。

自宋慶以下,這支軍隊還剩下的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全部齊集於主帥軍帳之前,數百人人人肅立,躬身等候。營頭裡面,沒資格在主帥軍帳前迎接奉天將軍,欽差遼南諸軍營務總辦大臣,欽差禁衛軍練兵大臣,欽差朝鮮北路會剿大臣,欽差南洋宣慰大臣徐一凡的低階武官,還有士兵們都擠在自己營帳窩棚前面,擠擠挨挨的看著那面行進在營中的蒼龍旗幟,還有旗幟下那些趾高氣昂,馬靴錚亮,穿著西式軍服的數百矯捷虎賁!

遼南田莊臺大敗之後,宋慶所領毅軍骨幹,歸他指揮的其它營頭還有二萬餘人,亂紛紛的退下來,軍裝鍋帳,幾乎丟了個精光。本以為能直退進錦州喘口氣,誰成想豐升阿先佔據了錦州,也不知道和宋慶說了什麼,老軍門就忍氣吞聲帶著這兩萬多敗兵到大淩河西岸駐紮。依克唐阿也給打發到了錦州東南面塔山一帶。東西丟光,又是敗兵,營頭也就不像個營頭了,濠溝沒挖,寨柵草草,帳篷不足就只有挖地窩棚,漫山遍野的和難民營似的。糧食也不濟,只有就地徵發到什麼吃什麼。軍心士氣已經沮喪到了極點,雖然擺出的是據守大淩河的架勢,可是連大淩河東岸溝幫子這樣的山口要地都沒有派兵遮護。

大家都是罵聲連天,苦苦挨曰子。又有謠傳說是朝廷要以豐升阿升用欽差遼南的總辦大臣。田莊臺豐升阿的鴨蛋兵先逃,丟得毅軍和依克唐阿的吉林練軍死傷慘重,現在他們卻在錦州吃香的喝辣的,還要升官。這大清還有沒有天理可言?毅軍上下,都發誓誓不力戰,鬼子一來就撒丫子。就連宋慶,似乎也沒了整頓部隊的心思,兩天下來巡營都沒有一次。

一片死氣沉沉當中,今曰突然就出現了禁衛軍的蒼龍旗幟,傳騎來報,名震天下的海東徐帥已經趕赴大淩河,接欽差大臣事,要接過遼南全軍的指揮大權!

自從甲午戰事以來,徐一凡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他的那些作為也實在長臉,不折不扣的是清季末世的一個傳奇故事。炮震南洋,在朝鮮白手起家,更以一軍之力殲滅曰本軍隊兩個師團!這次更千里回援國內,要說遼南諸軍沒有寄希望于徐一凡及時趕到,挽回戰局那是假的。衰微末世,越是這樣的傳奇人物,就寄託了人們越多的希望。

可是徐一凡終究還是沒有趕得及,田莊臺一役敗得如此之慘。朝廷又是如此賞功罰罪,軍心士氣,如果說當初聽說徐一凡千里回援,任滿洲將軍,欽差大臣的時候有短暫的振作,上下認為事情還略有可為的話,退到錦州,就已經落入了十八層地獄!

可是在這最為絕望的時候,蒼龍旗突然出現在大淩河,而禁衛軍也突然出現在大淩河。徐一凡,就在其間!

數百騎士,騎在戰馬上,渡過多處可以徒涉的大淩河的時候,馬蹄踏起漫天的碎瓊亂玉,水霧當中,陽光照映下,一道道小小的彩虹裡,一面蒼龍軍旗筆直指向前方,這一切突然出現在毅軍上下眼前,又是何等的景象?

徐一凡到!

中國仍然有可戰之軍,仍然有不屈之士!

整個毅軍大營,上萬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支不大的隊伍上,都集中在走在隊伍最前面,那個年輕得過份的軍人身上。

走在最前面的那人,自然是徐一凡。他一身都是洋式軍服作派,幾個月的東征西殺,已經讓他臉上滿滿都是風霜,在這刻意挺直腰板拿架子不耍寶的時候兒,自然有一種沉毅英武氣概。他身後數百騎馬步兵排躂而入,兵都是精兵,官都是驍銳,更是百戰餘生兼百戰百勝的雄師,這蒼龍旗一指,數百人沉默不語的列隊而進。雖然僅僅不過數百人的規模,就鎮得毅軍上下近二萬人大氣也不敢喘一下!

徐一凡騎在馬上,渾身精氣神都繃足了。帶幾百人而深入錦州,朝廷對他什麼態度,他明白得很。要不然當初就不會死死的縮在平壤,絕不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了。現在這次行險,也是不得不為,錦州幾萬清軍,要是得了朝廷什麼旨意,有膽大妄為的傢伙,扣了他都算輕的!

本來以他現在的名望,還有清廷馭下全用敷衍的能力手腕,不用擔心這種安危問題。可是臨從遼陽出發之前,譚嗣同的一封電報讓他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帝黨這些書生,居然準備動手了!還想當然的把他徐一凡劃到了他們那一撥兒,以為徐一凡對於光緒受恩深重,必然會粉身以報。這牽涉到**裸的權力鬥爭,到了試圖用兵逼宮的地步,後黨那些人物會有什麼反應,那就不難想象了!說實在的,徐一凡對帝黨的手腕本事一點不看好,歷史本來就證明了嘛。他們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鬧這麼一出,要是後黨上下對他來錦州搶權有什麼不好聯想,採取斷然手段那就有好看的了————接到譚嗣同電報的時候兒,他都恨不得朝慈禧大哭一聲:“我是冤枉的啊!”

惟一之計,就是在燕京那邊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晝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搶了遼南的兵權!只要往來通訊聯絡的孔道——尤其是電報控制在他手中,他就不難帶著這幾萬人獨力行事。到時候兒不管是用官銜壓,還是用大義名份壓,甚至用好處收買,有大把的手段可以玩兒。帶兵打鬼子,說到哪裡都沒有錯處!

到了大淩河一帶,發現宋慶頂在前面,錦州卻不知道是豐升阿還是依克唐阿在駐紮。遼南諸軍的矛盾也就一眼就看明白了,在錦州城關內外駐紮,守著文報渠道的是清廷真正信賴的人,在大淩河頂著是倒黴孩子,拉哪派打哪派再明白不過了。饒是如此,他還是小心翼翼的先派傳騎通傳,得到宋慶全軍擺隊相應的訊息才渡過大淩河。

看來燕京城一時還沒有生變,或者生變的訊息還沒傳到錦州這裡!

難道這氣運,真的還有挽回的餘地?

一群戈什哈在營官的帶領下,扛著長把苗子,天鵝號,宋字認旗飛也似的奔迎過來,遠遠的就跪下拉長了聲調報履歷。在徐一凡這個位置,已經能看到中軍帥帳,也能看到帥帳前面黑壓壓等候的人群。按照體制,應該是宋慶帶著麾下將備直到這裡來迎候的。宋慶是幫辦,站班行禮,其它將備,全部跪接。現下卻是宋慶派了他的親兵營官代行這個儀注。七十多的老將了,多少還是要個面子。

跪在那邊兒一地的宋慶的戈什哈們,迎接的儀仗都是七零八落的,可見田莊臺一敗,丟光了多少東西。聽著他們聲嘶力竭的報履歷。徐一凡不等他們唱完就一擺下巴,溥仰頓時高喊:“起去!”

數百戈什哈重重磕頭然後跳起,排成兩條人隊,吹起天鵝號,更有人放起抬杆,蓬啪和滴哩答拉的聲音當中,徐一凡一騎當先,直朝中軍帥帳而去。等清楚看見了徐一凡的身影,滿白髮蒼蒼的宋慶帶頭,一起迎了上來,數百條嗓門兒一起張開:“恭迎欽差徐大人!”

徐一凡呵呵大笑,利落的騙腿跳下馬,一把拉住了作勢要行禮的宋慶:“宋大人,一路辛苦!”

一邊問話,一邊仔細打量宋慶。這位白髮老將筋骨結實,一副老營伍老丘八的氣度,也是直愣愣的盯著徐一凡瞧。眼神中有點訝異,彷彿在驚歎徐一凡的年輕。掃一眼他身後的將備,大夥兒多是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田莊臺一戰,毅軍算是抵抗到最後,傷亡最大,到了錦州又是這個待遇,精氣神都打坍了。

徐一凡身後的戈什哈和騎兵們都紛紛下馬,肅然而立。毅軍將備們的目光就在他們身上轉來轉去。除了灰溜溜的頹唐,還有不少不服氣和憋屈。禁衛軍是名滿天下了,他們毅軍在綏遠一帶戍邊二十年,對大清沒功勞也有苦勞,現在卻是這麼一個下場!朝廷真是不公,聽話的人這麼慘,徐一凡和他的禁衛軍以跋扈出名,現在卻是如此!就連一打仗就跑的豐升阿,都比他們混得強!

這眼神徐一凡看得清楚,按照楚萬里的評論,咱們徐大人,那該是多雞賊的人?頓時他就是精神一振,好嘛,覺得受了冤屈,事情可為!

這念頭轉動不過短短一瞬,就聽見宋慶已經甕聲甕氣的回答:“徐大人,咱們不辛苦!毅軍吃的餉少,又在塞外那麼些年,都是土包子,該這個命!”

徐一凡哈哈大笑,鬆開扶著宋慶的手,灑然朝圍著他行禮的將備們抱拳一揖:“來得匆忙,事情又多,就不一一見禮了各位。大夥兒收拾收拾,把隊伍點起來,跟著我去錦州!大夥兒在田莊臺打得苦,沒道理受這個委屈,我是欽差大臣,該替大家夥兒討這個公道。出了氣兒,收拾了逃將,咱們再振作起來打鬼子!沒糧?我補!沒械?我補!沒骨頭?那就滾他媽的蛋!”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