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大魏春 > 第六百零七章 沒安好心

第六百零七章 沒安好心 (第2/3頁)

正以為崔光必會惱羞成怒,卻不想他突然呲牙一笑,朝狀若看客的魏子建說道:“看到了吧,這便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也怪老夫無能,馭下無方,陡之奈何?”

說罷,他又將聖旨恭恭敬敬的放在了元鷙面前的几案上,而後退回案後,有條不紊的喝起了酒。

一邊喝,還一邊嫌棄,說元鷙這酒燙的不熱。又喝呼著元鷙的親信搬來泥爐重新溫過。

喝了兩盞,他又交待扈從,選一向陽之處替他立帳,又說盡量離這中帳遠些,以免西海攻破大寨,元鷙喪命之時連累了他。

元鷙年歲雖才四旬,卻已是三朝元老。見慣了文官謀士危言聳聽、混淆是非、撒潑耍賴的伎倆,只以為崔光也是如此,是以依舊充耳不聞,默然不語,任崔光大呼小叫。

魏子建坐在下首,看著手舞足蹈的崔光,不由的悵然一嘆。

崔光此舉,分明在給元鷙設彀藏鬮,還令他自投羅網?

但不如此,又能如何?

回想起出京以後之種種,除了“無奈”二字,魏子建委實再不知如何形容。

也怪他二人運氣不好,剛渡過大河,方至河西地界,陰差陽錯的就撞破了郭夫人行跡。隨即理所當然的就成了皇甫讓的俘虜。

而後便被皇甫讓恭恭敬敬請到了西海。

也是沒想到,做俘虜的日子,竟比做特使的日子輕鬆快活:每日有酒有肉,且每晚都有熱湯沐浴。除了不能擅自離營這一點頗讓崔光詬病之外,其餘之處堪稱無微不至。

本就是要去西海,殊途同歸,崔光也就沒吵沒鬧,近如遊山玩水一般,隨皇甫讓到了鎮夷。

一路上,二人還曾閒談過,想著崔光予李承志亦師亦友,相視莫逆,推心置腹,堪稱至交。魏子建更不用說,還是李承志外舅。

如今二人授朝廷之託不遠千里,便是不能使李承志回心轉意,歸附朝廷,至少從私誼而論,他也該以禮相待,把酒言歡。

但誰料酒倒喝了不少,卻盡是如李始良,並任、閻、姜、趙出自秦、梁二州的世家之類的人物。皆是一些不相干的人,見的再多有何用?

也莫說崔光了,就連魏子建都未見到李承志這個女婿的面。

再問起李承志何在,都只說就在西海,只是時機未到,是以先不見的好。

再一追問,李始良就差人將他二人送到了李松的營中。

到此時二人才知,敦煌鎮將元鷙與武川鎮將羅鑑暗中謀劃,合兵十數萬直指西海,欲除了李承志這個心腹大患。

在這個前提下,朝廷遣二人為使,來招撫李承志的行徑就跟笑話一樣:即要招撫於我,卻又派兵來攻,朝廷此舉豈不是口腹蜜劍,兩面三刀?

若是再回鎮夷真見到了李承志,這招撫之語再如何說的出口?

崔光也非不講道理之人,問了問李始良前因後果,也算理清了頭緒:並非元鷙與羅鑑狗膽包天,非要先斬後奏,而是機緣巧合,更是時局使然。

就如元鷙,此時依舊懷揣“出敦煌鎮軍,與東涼州元暉合兵巡防西海”的聖旨。是以他此次出兵有理有據,誰都尋不出錯處。

怪只能怪鬼使神差,好死不死的撞到了皇甫讓,害得崔光並扈從盡皆被俘,一個不剩,連給元鷙透絲風聲都不可能。

更要怪李承志太過奸滑,幾乎截斷了河西與朝廷的通訊之路,以至元鷙號令不暢。

但再想想元鷙拿的還是前年的聖旨,卻足足拖延了兩年才出兵西海,崔光又覺得無比的滑稽……

而羅鑑則是被逼無奈:若是不與高肇媾和,莫說八萬兵,怕是八個兵都剩不下來。也根本用不到高肇,只高植與長孫道,就能令他折戟於北鎮,撐到天也就是與長孫道兩敗俱傷。

若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李承志見縫插針,不但暗中挑嗦,更是明目張膽的坐山觀虎鬥,陳兵於大磧,欲坐收漁翁之利。

這般行徑好比在往活人的眼中揉沙子,便是泥人都能激出三分火氣,何況高肇與羅鑑本就是梟雄之姿,焉能讓人瞪著鼻子上臉?

再者予二人而言,無論是高肇還是羅鑑,都知李承志才是心腹大患,因此一拍即合。

是以朝廷的招撫之計還未付諸,便化為泡影……

已到此時,再論誰對誰錯已無任何意義,崔光所能做的,也只能儘量補救。

比如讓元鷙儘快撤軍,回返敦煌。以敦煌鎮民近二十萬戶,屯田近五十萬頃,且牛羊無數的前提下,只要元鷙予敦煌按兵不動,李承志就如更在喉,不敢輕犯關中。

其餘不論,只是西海距敦煌足一千五百餘里,李承志若要征討,必要出動大軍。

最新小說: 星際萬人迷,怪物們排隊跪求我契約 全球災變:我有百倍振幅 直播系統之意志力能改命 我有一座有求必應屋 八零嬌妻軟又辣,硬漢老公淪陷了 星戰狂狼 萬神鼎 我醫武雙絕,走出保安隊就無敵 抗戰:天下第一孔二楞 成為神級刺客從轉職牧師開始 娘娘穿六零,腹黑軍少夜不能寐 獸人都沒這麼綠 我,穿越而已,至於全球直播圍觀? 災變許可權 我到地球來掃貨 原神:夜叉再現 快穿之炮灰虐渣旅 我,霸總,又被坑了! 追劇覺醒超能力 快穿之女配又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