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大魏春 > 第四九六章

第四九六章 (第1/3頁)

“這老賊,還真敢做這種千秋大夢?”

李始賢氣的七竅生煙,冷笑連連,“他當我李氏已與魏氏連姻,必尊他為內舅,故而以為你不敢殺他?”

“激將法罷了,文人慣用的伎倆而已,父親何需生惱?”

李承志連舒了兩口氣,“人帶來後,我就不見了。就勞父親代我一晤。若真如他所言,饒他一遭自是無虞。若是口燦蓮花,巧舌如簧,只是一昧投機取巧之輩,就趁早殺了了事……”

“即便他是真心復興漢室,也斷然留不得。也不知這崔祖螭是眼瞎了還是心瞎了,竟勸你舉軍投附南朝?也不看看自魏(曹魏)以後,南朝哪一朝不是以臣弒君得以竊國?我李氏羞與於這等亂臣賊子為伍……”

李始賢罵的爽利,李承志卻聽的滿臉古怪。

如果要拿這樣的標準衡量,他李氏豈不是也已奔往亂臣賊子的路上了?

如今正值主少國疑之際,他若揭杆而起,欺辱孤兒寡母的嫌疑便是板上釘釘,怕是比以臣弒君的亂臣賊子都還要不如。

當然,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連聖人都有人罵,何況造反?

真要較真,還不如趁早洗洗睡……

“該做的姿態還是要做一做的。怎麼說也沾親帶故,真要殺了,它日回朝若遇平恩候(崔光)、崔尚書(崔亮)等,怕是臉面上不太好看……”

聽李承志這般說,李始賢如夢初醒,突然就回過了神。他雙眼一眨不眨,緊緊的盯著李承志。

知子莫若父,哪還不知李始賢在猜疑什麼。

“世家大族向來如此,就如三國之諸葛三兄弟,分侍三主,無論最後何方勝出,家族都可以延續。而如今,五姓高門除隴西李氏以外,其餘四姓皆如此行事。或兄弟、或叔侄分別予南朝、北朝為官者不勝列舉。故而多一個崔祖螭,也不足為怪……”

沒有真憑實據,李承志自然不敢說崔祖螭造反,定是受崔光、崔亮的指示或默許。但要說那二位毫不知情,那絕對不可能。

再者李承志本就居心不良,又非真如崔祖螭所言,要做元魏的守家之犬。所以該留的餘地,還是要留一些的。

畢竟如今的天下,依舊還是世家門閥的天下。若非元恪誓要掃清門閥,還天下以朗朗乾坤,可至於他前腳嚥氣,後腳這天下便烽煙四起?

都道元恪遇刺,皆因元懷之故。但若無於忠、元繼、候剛這等新興的鮮卑世家從中相助,就憑一個元懷,再十輩子也成不了事……

“為父明白了!”

李始賢若有所思“那崔祖螭自由為父處置。明日天亮就要行軍,你也早些歇息!”

“那就辛苦父親了!”

李承志從善如流,將李始賢送出中帳。

已然夜深,一輪新月掛於東天。

微風習習,帶著些許寒意。霧氣自口中撥出,就如一道白煉。

待李始賢走遠,李承志正要入帳,李聰自寨門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將一張牛皮製成、封口拓著火漆的信封遞給了李承志。

“郎君,李都督急報!”

李韶?

李承志心中一緊:難不成就如他所料,南軍果真方一入關,便破釜沉舟般的急攻李韶?

李承志接過信封,連忙鑽進營帳。開啟皮封匆匆一掃,心中不由的一鬆。

還好……

南軍確實咄咄逼人,只兩日,便有數萬敵軍突出陳倉,直逼汧陰。但並未甫一出關就猝然開戰,擺明是要穩打穩紮。

相應也給了李承志集兵於岐州,不用再兩線做戰,疲於奔命。

李韶見已無望阻南軍入關,便予昨日將武關、潼關等守軍盡皆召回,集於岐州大營。如此大規模調兵,自然是要予李承志呈報。

除此外,接連幾日,元麗連遣近千騎,繞過岐州諸城,似是北上欲聯絡高平、薄骨律二鎮的叛軍。李韶提醒他小心戒備,以防北地二鎮的叛軍繞過隴山,與南軍兩方夾擊。

李承志倒不是很擔心。

三日前,他才接到過奚康生的信報,稱高平鎮的閻提與陸恭專遣信使,予涇州拜訪過奚康生。

一是質問奚康生,涇州為何要陳兵於蕭關,兵鋒隱指高平,似是將他閻提與陸恭也當做了叛將。

二則是試探,稱北之夏州,南之涇州頻繁出兵,為何獨獨高平未接到任何鈞令?

最新小說: 瘋批妖女虐渣忙,禁慾神皇夜夜求圓房! 嬌軟王妃和她的冤種王爺 諸天從影視開始 巫師之途 天師道途 我在督妖司斬妖十七年 危機紀元I 漓幽 墨春 我在鎮上當劍仙 問道於仙 洪荒之青炎 神帝之子逆襲 諸天:帶著奎託斯殺穿萬界 嬌軟美人在恐遊裡一刀封神 星球邊際的角落 家族修仙:從御獸開始崛起 會道術的我,學魔法成神 快穿:瘋批美人不肯當炮灰怎麼辦 誤惹天界太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