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生財有道,天下皆知。沒有人知道他入京以來賺了多少錢,但至少知道,就連富甲天下的元雍、元琛也要仰仗他鼻息。
但與這二人奢侈相比,李承志堪稱叫花子。
若非蒙陛下恩賜,李承志還住在城外墳崗中的那棟舊宅裡,且還是租來的。
還是蒙陛下恩賜,不然李承志府上連個僕婦都無,平日裡就只幾個治冰熬鹽的苦力家中借來的丫鬟在幫著灑掃。
李承志之鼎俎之術(廚藝)堪稱天下無雙,與元琛合開的食肆、酒樓堪稱車馬盈門,日進斗金。但他平日用度卻極是普通。包括穿戴、出行,至多也就是堪堪能維繫住世族之禮。
要說李承志惜財……那絕不會。但逢大節小節,與他交好的世族、官員誰沒收過他的禮?
所以連李韶、楊鈞也不知道,李承志賺那麼錢做什麼……
李承志吃的極快,一大甕肉、餅就被幹了個精光。接過李亮遞來的暖巾擦著手和臉,他又順口問道:“世伯可有要事?”
楊鈞是他差人請過來的,只為明日先行之事,而李韶卻是不請自來。
“也無要事,只是稍有疑惑:晨時你還曾言,三日後才會啟行,為何又突然改至明日?”
李韶直覺應是早間李承志予帝陵之行有關,但涉及太后,他又不好直言。
“也談不上突然!”李承志接過茶甕呷了一口,風輕雲淡的說道:“只是見大河(黃河)冰封,忽有所感,想先行一步,順道探一探渭、雒兩水的河道,看翌年春汛之後,可否開通漕運……”
順道探察漕運?
倒也算是深謀遠慮。
渭水直通梁州,洛水可抵西安州(今陝西定邊,陝、甘、寧蒙四省交界),距薄骨律鎮只有三百餘里。若靠漕運,無論是運兵、運糧,都比陸運便捷好多倍。
況且李承志只是順路,倒也無傷大雅……
李韶心中一動,試探道:“同察兩河?莫不是你探一路,楊韶探一路?”
“若不讓季孫兄與我同行,世伯安能放心?”
李承志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我只察洛水,渭水已託予酈司馬,行軍餘中便可勘定……”
酈道元?
你倒是會用人。
酈道元自魯陽任郡守時,就已予《水經》作注,舉朝皆知。故而李韶一聽酈道元,就信了信十成十。
又商議了一些李承志走後的行軍、運糧之事,至日落西山,月上中天,二人才告辭離開。
二人走後,李承志又遣散衛兵,才低聲問道:“今日可曾見到了劉寶?”
“見過了……稱已在新安備好了車馬,只待郎君!”
李亮滿面憂色,“郎君,此去六鎮足有兩千餘里,你久懸大軍之外,是否……是否不妥?”
“你不懂!”
李承志猛吐一口氣,“若不去六鎮看一眼,我無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