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懌則是喜憂參半:他素無軍事之才,皇帝令他兼任衛尉,自是為了制衡高肇。但問題是,高肇本就兼領中軍,如今再添為領軍,軍權豈不是更重?
況且,一看就知今日是李承志捨命救駕,才讓陛下免於厄難,不然皇帝不會對虎賁之元淵、元演等與李承志親近之輩猝然擢升?
元演驟遷而空缺的郎將一職,十之八九就是為李承志予留的……
可想而知,日後的李承志更受皇帝信重。高肇得此臂助,豈不是如虎添翼?
猜忖間,皇帝又揮了揮手:“三公暫留,餘者退下吧……”
猜測皇帝應是予這四位另有交待,說不定就會議到如纂馭(繼承)等涉及國本之事。堂下諸人或是猜疑,或是不願,但皆恭身告退。
果不其然,等諸人走盡,皇帝揮退左右,直言不諱的說道:“朕深知今日之事不可久瞞,不然定會埋下禍患,故而急召爾等入宮。怕爾等猜疑,朕索性言明:
若胡氏生子,自是由其纂馭寶曆。若安之若命,自是由宗氏子弟中擇子承肆。朕已有定屬,皆載於詔中,爾等再莫要非議……”
這種事情,哪裡敢胡問?
三人連稱不敢。
話峰一轉,皇帝又掛上了笑,看著元嘉說道:“有一樁喜事,不知太尉願不願應?”
這個變轉的太極,差點閃折元嘉的老腰。
“但有所命,老臣莫敢不從,請陛下示下!”
口中應著,元嘉念頭轉的飛快:皇帝莫不是要予元淵賜婚?
元恪沉吟道:“今有高氏女文君,入宮七載,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朕念其忠心,欲為其賜婚,並賜為元姓,不知可請太尉收其為祧女……”
三個人猛的抬起了頭。
高肇臉色先是一白,而後一紅。滿臉都是怒色,眉毛都豎了起來。
他怒的不是元恪,而是李承志。
皇帝要給高文君賜婚,難道還能賜給別人?
且尊榮如此之隆,竟還要賜姓為元?
什麼念高文君忠心,簡直扯淡,這分明就是間接的賜以李承志榮爵。
但高文君既已貴為公主,還能予李承志做妾?
李氏與魏氏也已訂親,且與張氏成婚在即,皇帝也做不出強令其悔婚的荒唐行徑。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二者為平妻,?
除晉時賈充外,再無舊例可循。也更無公主之尊與人同侍一夫之先例,皇帝豈會輕輕鬆鬆答應?
這分明是李承志用救駕之功換來的……
可封公爵之功,你竟拿來換了一介平妻?
高肇狠不得將李承志拖出來痛打一頓……
元懌滿臉喜色。
剛還想著李承志必受重用,高肇豈不是如虎添翼。眨眼間,皇帝竟就有了反制的手段?
陛下英明!
元嘉眼中閃爍著精光,又笑吟吟的一點頭:“如此喜事,臣豈會不應?”
等於他元嘉無緣無故的就多了一個深信陛下信重的女婿?
且李承志與元淵臭昧相投,相得益彰,日後定會互為臂助……
這豈不是天大的喜事?
“那就儘快操辦!”
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又悠悠道:“朕以為,祖制不可輕廢。故而決定,若胡氏誕下子嗣,應照循舊例,司空以為如何?
不可輕廢?
此舊例非彼舊例,絕非已被皇帝廢除的那一條,而是……但有皇子,皇后必為嫡母……
一抹潮紅爬上高肇的臉頰,就如喝醉了似的。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