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好奇之下,就讓他與劉騰試了試。聲勢確實很大,但要說威力,至多也就炸傷人皮。
倒是對馬有些妨礙,可能猛一聽炸響會受驚。但辦法也不是沒有:將馬耳塞住不就行了?
於忠暗暗一嘆,又鄭重其事的交待道:“雖說確有幾分運氣使然,才使李承志成名。但其素有奇才妙想,堪稱奇才,故而定要慎重待之。
如今之計,也只能再等兩日,便能見其真章。這兩日,爾等也不能懈怠,但有閒瑕,就要助元乂整軍備戰,以求萬無一失……”
數人齊齊起身,肅聲應道:“衛卿放心!”
……
與候剛府上相比,高肇這裡就顯的寒酸多了。除了他與李承志,就只有高湛。也就是無人端菜倒酒,又怕洩密,不然高湛都進不來。
鐵刺馬,鐵甲車?
看著眼前的兩樣物事,李承志滿臉古怪。
聽高肇將鐵甲車說的神之又神,奇之又奇,利之又利,他還以為是大魏新創。可能之後的朝代失傳,所以他才未聽過。
見到實物,他才知道是什麼東西。
就是塞門刀車:車廂正面、左右各立木架,再覆以鐵板,板上挖洞,鑲以鋼刀、槍刃等。除了衝刺效果極佳之外,在高速行進中,兩側的切割力也極強。莫說主動攻擊,但凡人與馬靠近,估計就是切成兩半的下場。
這東西戰國時期就有,《墨子》中就記有製法。不過元魏稍做了改進:由人推改成馬推。
而所謂的刺馬,其實就是塞門刀車的閹割版:馬不套車,但也如刀車一般,在馬鎧上裝了刀刃和槍刺。
好處顯而晚見:這東西完全就像個超大號的鐵刺猥,馬只管往前衝,絕對的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而馬上的騎兵和車上的戰兵的作用也非殺敵,而是用戈之類的武器往下推屍體,以減輕負重。
缺點是太廢馬。
光是一副馬鎧就足重兩百斤,加上騎兵與兵甲之類,不到四百斤也差不多了。
鐵甲車也一樣,連車帶四個車兵近重千五以上,即便是雙駕,也得五尺以上,體重五百斤以上的大馬。不然根本跑不起來……
看李承志似是毫不擔心,高肇暗呼:果然如此?
實是沒忍住,他又問道:“可有剋制之法?”
李承志竟半點都沒猶豫:“有!”
高肇狂喜,眼中精光大放:“何法?”
“挖溝!”李承志指著鐵馬,陰陰一笑,“摔不死你?”
高湛絕倒,差點一頭栽地上:“就這個方法?”
“不然呢?”
李承志好不輕鬆,“若是野戰,甫一遭遇,猝不及防之下,十之八九會一敗塗地。但此次乃比陣,且已知道敵方會用此物,就比較好防備了……”
高湛竟比高肇還要急:“光防備又有何用?你要勝了才行……”
勝?
當然也有辦法,但肯定不能告訴高湛。
別說高湛了,就連李睿、李聰都還不知道,也就予李亮提說了幾句。
見李承志笑而不語,高肇心裡一跳,厲聲斥道:“出去!”
難道說的還能是李承志?
高湛一萬個不情願,嘀嘀咕咕的出了院子。
四下再無六耳,但高肇似是還不放心,隨在李承志的耳邊問道:“可是……那雷?”
雞蛋做的雷?
用來糊弄皇帝鬼話罷了,你也當真?
李承志剛要解釋,心中“莜”的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