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祖叱羅候,便是被李其、李始良、李始賢等父子三人斬於馬下的那武威鎮將,二人堪稱血海深仇……
……
山下風多,這是常識。
不然魏明帝不會將皇家園林修到邙山之下,更不可能專修一座作來避暑的金墉城。
一眾大臣站在金墉城上吹著山風,只覺渾身清涼,比在太極宮、式乾殿中不知舒爽了多少倍。
且還有熱鬧可看,比殿中與皇帝奏對愜意多了。
不少人打量著城下,對著兩座軍陣指指點點。
元琛瞪著眼睛,萬分不解的問道:“外舅(岳父),李承志此舉何意?”
高肇猛的一滯。
我怎知他是何意?
原以為予高湛所說的“挖坑”只是戲言,豈不是知,李承志真就挖上了?
也不是沒問過李承志,他該如何對陣虎騎,但幾次三番,李承志皆是避而為談,只說讓他放心……
高肇倒是很放心,但同樣很好奇。
稍一沉吟,他才說道:“兵法言: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李承志此舉,便是先欲立於不敗之地……”
元琛雙眼猛突,好似極其有不可思議。
先立於不敗之地?
那是不敗之地麼,那分明就是死地。
只要是大魏軍卒,哪個不知虎騎之戰力,鐵刺馬、鐵甲車為何物?
李承志麾下之兵早已是未戰就先怯了三分,這戰前再一退,哪還有半絲鬥志可言?
但等虎騎四面圍困,再弩箭齊射,李承志這戰陣怕是立地就潰。一旦有一個兵率先逃往山林,餘下士卒定是如摧枯拉朽一般,盡皆逃個乾淨。
到時,李承志還有何顏面來向皇帝覆命?倒不如趁早認輸,至少體面一些……
想到這裡,元琛的腸子都快要悔青了:爺爺的追風赤?
都怪外舅,從頭到尾都稱李承志必勝,害得他也以為這次贏定了……
他就想不通,高肇對李承志哪來這麼大的信心?都到了這等境地,眼見必敗無疑,竟都無從他臉上看到半點憂慮?
正抱怨著,元琛猛聽“咚”的一聲重響。猛一回頭,似是皇帝重重的一拳砸在了案上,又猝然間起了身。
再一細看,陛下臉上竟帶著些驚恐的模樣,緊緊的盯著手中的一張紙,好似極其的不敢置信。
元琛橫移兩步,湊到侍立於忠一側的庶長兄,任衛尉少卿的元演身邊,低聲問道:“陛下這是何故?”
“陛下看了那張紙,便突然變色,兄也不知不何原因!”
元演輕一搖頭,低聲回道,“是姑臧伯所呈,好似是李承志請其代呈,稱是戰前秘奏……”
戰前秘奏……難不成李承志真準備打都不打,就認輸了?
正自猜疑,猛見皇帝一回頭,臉色凝重的看著於忠,稍一沉吟,又轉向元繼,肅聲道:“江陽王,朕若讓你此時認輸,你可答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