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慢些的,都驚訝於這將領中氣好足,這麼遠竟都能喊的如此真切。
反應稍快一些的卻都是哭笑不得:李承志還真準備認輸了?
也對。
在如此平坦之地,且相距如此之近,若遇上刺鎧虎騎,不認輸又能如何?
李承志能有勇氣堅守一時,已算是不錯了……
元乂坐在車頂,滿面狐疑:“羅素,這李氏小兒抽什麼瘋?”
還能抽什麼瘋?
估計是已知怎麼打也打不過,索性棄攻為守,準備硬扛了。
但你能扛得過幾時?
車下立著一騎,是元繼專為元乂挑選的副將。約摸三十多歲,長的豹眼環睛,蒼髯如戟。但聽說話,倒顯的很是沉穩。
“應是想搶戰勢高、林密、上風之地利,準備棄攻堅守。那些兵卒此時挖的,便是欲阻我鐵騎衝勢的濠溝。若末將沒猜錯,那未動的十數輛馬車中,裝的應是糧草水食等物……”
元乂滿臉古怪。
佔據地利,棄攻堅守?
李承志腦子有問題吧?
只要我派鐵騎將你圍死,就你那十幾車糧草,能供這一千人馬嚼吃幾頓?
最後還不是個輸?
元乂露出一絲獰笑,冷聲說道:“李承志,當元某能這般便宜了你?羅素,若我想速戰速決呢?”
“只要將其圍困,再令將士攢射。便是隻用弩,裝箭慢一些,但敵方就如甕中之鱉,射不上兩次就潰了……”
虎騎甲冑太重,不好引弓,故而皆佩的是短弩。行進間不好換箭,只能射一次,但駐馬時卻無妨礙,至多也就是比弓射的慢一些。
即便李承志會布車陣阻箭,只需再放一把火,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到時的李氏小兒,就只有遁入山林這一條路。
按照皇帝所定,一旦出了校場,就算是主動認輸了……
元乂稍一累索,眼中閃過一道兇光:“羅素,但等戰鼓一響,就令五百鐵騎衝入山林,先斷其後路……”
羅素心中一凌。
元乂就沒準備讓李承志痛痛快快的認輸,說不定更想趁此良機趕盡殺絕。
恰好,他也是如此想法……
李承志,等著受死吧!
暗恨之餘,羅素又肅聲道:“但也不得不防,是否為李承志的誘敵之計。故而末將認為,等李承志果真退至山下,我等再出鐵騎斷後也不遲……”
就只有這短短几刻,就只有這一千兵,李承志能布出什麼疑陣來?
能挖出一道三尺深和濠溝來,都得贊他手快……
心中雖如此想,元乂卻未斥駁,只是沉聲道:“正是因信重予你,父王才會請你過來,便依你所言……”
羅素可不是無名小卒:年方十七,便隨父叱羅候鎮守武威。武威撤鎮後,又轉遷敦煌都尉、校尉、從事中郎、行臺。助鎮將抵禦柔然、高昌多年,堪稱戰功彪炳。
後授意屬下假扮鬍匪搶掠胡商,事發坐罪被免。因為鮮卑世族,且多有功勳,入京後調入中軍,任了虎騎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