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承先問候時,李承志才知,這來給他送任職文書、官服的官員職位竟還不低:選部考功司考功郎,從五品。
從五品的考功郎親自上門授職,這份殊榮夠高了。
說了一些儀程,喝了一杯桑酒,那考功郎就告辭離開了。臨走時,李承先備了兩塊銅鋌,那考功卻郎堅辭不授,只是義正辭的推託。
李承志看的暗暗撇嘴:方才收我玻璃珠子時,怎麼見你這般正色?那眼裡的光冒的就偈是通了電似的……
怕李承志初涉官場不知輕重,進門後,李承先又小聲提點著他:“便是皇帝欽封,但終是要由選部經手。以郎官之尊禮賢下士,殊為可貴。哪日弟弟有瑕,還是要聊表謝意……這幾塊銅鋌你拿著,以備不時之需……”
“大哥說的對!”李承志也沒客氣,順手就接了過來。也不提堂兄去取銅鋌時,他悄悄從絲綬上解了兩顆玻璃珠子,塞給了那考功郎。
別說當過公務員,就是隻看電視電影也學會了,李承志哪不知道這樣的道理?
送禮這樣的事情,當然是人越少才越好呀。人太多,你讓人家怎麼收?
“弟弟也是好運氣!”李承先又笑道,“為兄起家時才是九品,苦熬六年方為正八品,承志甫一起家就是正七品,比為兄省了七八年光陰……
等秋後百官考課,以弟在涇州之功勳必然會有賜爵,到時更是羨煞為兄……”
好個什麼呀?
看著几案上的官衣官帽,李承志一臉的古怪。
候星郎?
清閒倒是挺清閒:白天都不用上衙,想製冰製冰,想燒玻璃燒玻璃……
也挺涼快:那般高的觀星臺上想熱都難,絕對能一覺睡到大天亮。
你說不能睡覺?
我認得的星星滿共不超過三顆,你不讓我睡覺做什麼?
李承志怎麼想怎麼覺的詭異:感覺哪個不會,皇帝就給自己封的是哪個官?
別以為看星星很簡單!
太史監的職責是:佔祥瑞妖災、算良辰吉刻、奏禍兇宜忌、釋疑夢卜筮,掌農時氣候,演曆法律時……
後世所見的老黃曆上的東西,全都在太史監的職責範圍內,而且每一樣都是靠觀星推算,李承志懂個毛?
算了,混唄!
眼看快要上衙了,李承先又催著他莫要遲到,以免首日視事便給主官留下不好的印像。
李承志連連點頭,又暗歎了一口氣。
別以為太史監只是個六品的衙門,可如今的管家婆婆一大堆。
元魏自建國以來歷法多有更改,先用三國時的《景明歷》,後用郭煌人趙匪所創的《玄始歷》,但都不怎麼準。
自去年開始,皇帝下令由太常卿劉芳,領太史令趙勝,太樂令公孫崇、太廟令龐扶令等重演曆法。
並令國子祭酒崔光率太學、四門博士等集悉詳查。
這些人,如今全聚集在太史監,等於全都是李承志的頂頭上司,而且還有劉芳、崔光這樣的數朝元老。
也別以為除了劉芳和崔光之外,其餘人也只是“令”,官職和李承志先即將升任的官慶功不多。
人家是“定”,李承志先是“施”,非要做個比喻,就跟國務院的那幫顧問一樣,別看待遇不高,論專業程度和學識淵博,人家能當祖宗。
還盡是一幫像楊舒那樣的硬骨頭,李承志哪個敢惹?
他越想越不對,總覺得被皇帝針對了似,好像要逼著他裝孫子?
裝就裝把,誰讓自己把人家弟弟的牙給打了呢?
李承志一肚子幽怨,在李承志先的指點下穿著官服。
自東漢後,各級官員都已有了顏色的區分,包括冠(官帽)、佩(玉佩)、綬(佩玉時的絲帶)等都有了嚴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