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足有三十平方公里的一座螢石礦,即便被風吹的再碎,還是會在地表上留下不少痕跡。
剛過正午,李豐就派人回報,說是發現了許多如郎君所說的,那種花花綠綠的石渣。
李承志大喜,當即就令全營出動。
一營守寨,四營挖礦……合黎山下人多的就跟螞蟻似的……
看著堆積在眼前的熒石越來越多,李承志渾身上下的三萬六千個毛孔都在笑。
就說麼,上千年來,誰都不知道這裡有這樣的好東西,怎可能不便宜自己?
發了……真的發了……
別說杏果大的夜明珠了,最大的一顆,足足有籃球大,雕顆夜裡能發光的碧玉西瓜都夠了。
李承志努力的壓制著興奮,低聲給李松交待道:“明日我先走一步,你後面想辦法派人,將這東西運過來,能運到隴東地界即可……”
以李松的能力,不管是扮胡人也罷,還是扮商隊也罷,也就只能運到隴東了。
只要能到隴東,就等於進了自己的地盤,李承志再想辦法運進關中,接下來找玉石工匠雕磨,以及如何賣出去,賣給誰等等,都不算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他又給李松交待了一些如何採挖、如何動輸,以及防破損的細節。
等交待了個大概,天也近黑了。
數千士卒護著兩輛馬車,不緊不慢的回營。
這兩車之中,全都是拳頭大以上的熒石晶體,什麼顏色的都有。光是帶綠的熒石,足有半車。
不過都是原始礦石,還要篩選挑揀,肯定雕不出這麼多的夜明珠。
但只要能雕出半車的三分之一,李承志做夢就能笑醒……
……
夕陽西下,月上枝頭。
山下颳著微風,胡楊樹隨風搖曳,樹影忽大忽小,忽長忽短,像一隻張牙舞爪的怪獸。
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這座氈帳是李鬆些幾天才從一支盧水胡部落那搶來的,所以味道有些重。
不過很大,足有上百個平方。
裡面剛燃過柏枝,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倒不是李承志嬌柔,連點羊羶味都受不住,而是用來防蚊子的。
越是水草茂盛的地方,這東西就越多。
要是不燃些煙,不說人會被叮成什麼樣,那燭焰炸的就跟放炮仗一樣,不大的功夫,燭臺下就能落一堆。
除了蚊子,還有虻。
好傢伙,拇指大的牛虻見過沒有?
比蜜蜂還大,一嘴下去人臉就能腫成豬頭,保證親媽來了都認不出來。
被咬只是其次,這東西還會傳染寄生蟲病。
李承志千交待萬囑咐,讓李松謹記,不管是營中士卒,還是過兩月就會被運來的流民,統統不許喝生水、吃生食。
而且不到萬不得已,比如鬧糧荒的時候,堅決不得食用病死的牲畜。
開什麼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