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只聽李承志沉聲應道:“多謝都督好意,白甲軍也能夜戰……”
但夜戰豈是那麼好打的?
十之八九,敵我雙方都會亂成一鍋粥,只知道砍殺,卻不知道殺死的是敵是友……而白甲士卒越是悍勇,誤傷反而就越重……
況且,只是數千亂賊麼?
那依然圍在州城之下的數萬亂民,還在時不時的狂呼“往生極樂”,這分明是在等白甲軍入甕,而後拼命。
而且還是數萬人!
以李承志惜兵如命的性子,若是折損過多,怕是會瘋……
不打又能怎樣?
李韻可是關中道右都督,持假節,若有違抗軍令者,可先斬後奏……
兩人又驚又疑,擔心李承志是不是會就此翻臉,突然聽到帳內“咚”的一聲重響。
楊舒和張敬之嚇了一跳,還以為李承志動手了,猛的斜身往裡一探。
原來是李承志單膝跪在地上,在給李韻行軍禮:“謹遵都督令!”
聲音又沙又啞,像是已憤怒到了極致。
看李承志眼角含淚,滿臉悲壯,兩人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開導。
人都已奔出大帳,張敬之才反應過來,急聲呼道:“承志,莫要衝動……”
他是怕李承志殺紅了眼,親身犯險。
只聽遠遠的傳來“嗯”的一聲,再不見有回應。
楊舒氣憤填膺,早已滿臉怒容,卻不敢質問李韻。
此時將李韻的面子折的越狠,他對李承志的怨恨和猜忌就越重……
……
等奔到營外,李承志的臉上哪還有半絲悲意?
嘴角止不住的往上勾,分明是高興的都快要笑出來了。
誰想到,本以為是催命的閻王,轉眼前,就變成了救命的觀音?
看他出營,李松飛快的迎了上來,低聲說道:“郎君,李時連送兩分急報,已探至安武城下,並無異常……”
若說之前的把握是八成,加上這一句之後,那李承至少有了九成:李韻不是在欲擒故縱……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耳中不時就會有“往生極樂”的呼聲傳來,喊聲早已變了樣,想必整整一天,嗓子都喊啞了吧?
不知道還有幾分力氣作戰?
再往東看,臨近州城牆下,燃著三堆約一丈高的篝火,劉僧汪僅剩的兩千僧兵,數萬亂民,全都聚與火堆之下,一層圍一層,又齊又密,就偈是活靶子一樣。
李承志估計,即便真把輔兵派上去,殺潰這些亂民也問題不大。
就算這些亂賊士氣高漲,也跟一群沒見過老虎的驢差不多,最多隻會踢兩腳虛張聲勢,卻不知道老虎不但有尖牙,還有利爪……
李承志雙眼微眯,冷聲說道:“李松,傳令李亮,發動……”
沒有鼓聲,沒有哨聲,甚至連火把都沒有。一隊接一隊的步卒揹著水囊,土包,貓著腰踮著腳,幾乎聲息的朝敵營摸去。
再往後,前軍悄悄的撤開了陣牆,六百駕廂車嚴陣以待,只等李承志一聲令下。
後軍快速集結,至多百息,空心槍陣便不見,而是換成了三列豎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