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問,兩萬字可養不飽我們,這才剛剛有點意思,就沒了,李導你要是還有點良心的話,敢不敢再寫多一點?”
“……”
對於評論,李旭升並不知道。
不過寫是肯定要寫的。
因為他已經在寫作當中了!
也是直到有人告訴李旭升,他才知道,越女劍這本書在網上已經大火起來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麼點數字,完全滿足不了大眾。
知道這個資訊,李旭升也很無奈啊!
畢竟自己又不是觸手怪,而且就算是觸手怪,也不見得碼字速度會比他快。
畢竟鍵盤就那麼點地方,你再多的手又能如何?
把鍵盤敲爛?╭(╯ε╰)╮
然後,就這樣,過去了十幾天。
也是今天,李旭升
其實我在想,越女阿青究竟是個天真無邪的少女,還是一個心機陰沉、深藏不漏的世外高人?
越女剛出場時,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透著天真爛漫;誰都以為她(包括范蠡在內)是一個不知世事的少女。
但觀其日後的所作所為,卻又和她開始天真的表現極不相稱。首先,在於越女的出場時機。
當時正是吳越比劍結束,范蠡在路上遇到吳國劍士,兩方起了衝突,但為大局顧,范蠡忍辱負重,憋屈的忍讓了。
就在此時越女華麗的登場了。
她甫一出手,就替范蠡解決了這個難題,藉著一頭羊的死,把吳國劍士全部戳瞎,不但大大替范蠡、替越國出了一口氣,更是在范蠡面前展現了自己無敵的劍術,於是順理成章的搭上了范蠡,和范蠡開始發展關係。
按書中所說,“文種的滅吳九術”已行其八,只有“最後的第九術卻在這時遇上了重大困難”:“眼見吳王派來劍士八人,所顯示的兵刃之利、劍術之精,實非越國武士所能匹敵”、而能鑄利劍的薛燭也已殘廢,只有靠高超劍術才能打贏越國。
這時越女的出現,正是解了范蠡勾踐的燃眉之急。
此時出場,實是最佳時機。
其次,再於越女的離去。
越女傳了越國劍士三天劍術,“八十名越國劍士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
每個人都知道了,世間確有這樣神奇的劍法。
八十人將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國武士的劍法便已無敵於天下”。
眼見大功告成,這時她卻突然離去,而且走的乾淨之極:“到第四天上,范蠡再要找她去會鬥越國劍士時,阿青已失了蹤影,尋到她的家裡,只餘下一間空屋,十幾頭山羊。
范蠡派遣數百名部屬在會稽城內城外,荒山野嶺中去找尋,再也覓不到這個小姑娘的蹤跡”。
這裡的問題就大了。
如果說越女當初是為了一隻羊而和吳國劍士大打出手,並且在後來的言辭中對它的羊愛護有加;但她走的時候,卻把這群羊全部丟下不要,難道是越女精分了?
能讓一個國家都找不到蹤跡,她肯定是刻意躲避無疑;但是,越女為什麼要躲避?
范蠡從來沒有提過絲毫他和西施的情史,當然越女不會是傷心離去;但如果不是,越女又究竟在躲避什麼?
要知道,她可是正在熱戀范蠡,這樣轉頭就走,簡直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