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困難家庭,年收入:35萬
8.特困家庭,年收入:3萬以下。
傳說中的小康,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T﹏T ̄ ̄σ感覺離小康越來越遠啊,有木有……☞)
……
……
閒錢不少,自然就會找娛樂消遣了!
所以有這麼多,並不出奇。
只能說現在的武俠真是沒落了!
而這時,李旭升也在寫著俠客行這本書。
這部在金大師的各系列作品中,或許只能劃分為中等,但在李旭升個人看來,裡面的思想絕對不差於其它。
所以也因此,李旭升就把他當作了試水的作品。
除了應付那什麼武俠文化熱潮外,就是想看看大家對於金大師的作品有沒有什麼看法?
畢竟文風不同。
當然,毋庸質疑,金大師和古大俠也是武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絕後的兩位大家之一。
他們的雖然風格各異,但都令人蕩氣迴腸,手難釋卷。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們決不能僅僅以娛樂的心態來讀他們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已進入雅的境界。這是其他武俠作家所萬難比擬的。
這一點儘管許多自詡為文學衛道士的人死也不願意承認,但是相信已為更多的真正的武俠愛好者所共識。
儘管同樣的優秀,但兩駿同馳,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這兩位大家誰更優秀的問題。
說實在的,李旭升之前就看過不少關於對於這兩位的各種比較。
大道理他不懂,但他知道,讀一本,就像做一個夢一樣,武俠更是如此。
金大師和古大俠卻是給了我們兩個不同的夢。
在金大師的夢中,我們無疑感到跌宕起伏,絢麗多姿,沉迷於此,不願醒來。
但我們始終清醒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夢。
而夢醒的時候,便如作了一個好夢一般,或是有一些美好的回憶,而大多是難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大俠的夢是一個殘缺的回憶。
可能美,但決不美好。
在這個夢中我們有太多的午夜夢迴,使得我們即使驚醒之後,依然禁不住懷疑究竟是一個夢,還是活生生的現實!
這種觸動之深,即使未可娉美於沙翁,亦不遠矣。
然後就是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是:人們更喜歡有一個美好的夢,因為現實給我們的痛苦已太多。
夢是我們逃避現實的最好場所,又有誰喜歡現實如一條繩索似的,即使在夢中也對我們死纏不放呢?
就比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又有誰不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美麗夢境中呢?
這倒不是貶低大學生。
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想說明一件事:這種對美麗夢境的嚮往,正是許多人能輕易的接受金庸而難以接受古龍的真正原因。
至於這種選擇的好壞,我們也無法選擇。
畢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幾千年來,不斷推動人類相前發展的原動力之一。
畢竟,在經歷了生活的艱辛之後,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尋找一個樂園來放鬆我們已繃得太緊的神經。
人們的需要永遠是商品生產的真正動力。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古大俠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