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是鉤是種武器,在十八般兵器中名列第七,離別鉤呢?”
“離別鉤也是種武器,也是鉤。”
“既然是鉤,為什麼要叫做離別?”
“因為這柄鉤,無論鉤住什麼都會造成離別。如果它鉤住你的手,人的手就要和腕離別;如果它鉤住你的腳,你的腳就要和腿離別。”
“如果它鉤住我的咽喉,我就和這個世界離別了?”
“是的。”
“你為什麼要用如此殘酷的武器?”
“因為我不願被人強迫與我所愛的人離別。”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真的明白?”
“你用離別鉤,只不過為了要相聚。”
‘是的。”
離別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巳。
不愛名馬非英雄。”
“《離別鉤》是作者《七種武器》裡面或許是,最不太有名的一篇,但於我而言,確實印象最深刻的一篇。
對於一心想要扳倒無所不能無比強大的狄青麟的小捕快楊錚而言,楊錚與狄青麟之間的差距不以數里計,無論是武功、家世、長相、人脈、護衛,狄青麟的強大,或許是現在的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根本所能比較的,但是作為匹夫之勇的“楊錚”,卻是堅持到了最後。
在見到狄青麟的時候,“他直視著狄青麟,連眼睛都沒有眨一眨:“我只想問你,思思是不是已經死了?是不是被你殺死的?鏢銀是不是被王振飛所盜換?他是不是到這裡來了?“
“因為我沒有證據,既無人證,也沒有物證,”楊錚道:“我根本沒有法子能證明你做過這些事,也沒有人會因為我說的話而判你的罪。”
他(楊錚)的神色慘淡:“現在我已經發覺,象你這麼樣一個人,確實不是我能對付的,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些任何人都無能為力、也無可奈何的事。”
無論歷盡艱辛,作為一個小小的捕快,卻始終不改初衷。
那其中的堅韌、堅守、堅持、艱辛,也許可能只是存在與之中,或許某些電影裡。
這或許也是讓我一直為之心動的原因所在。
特別是是文章最後的那句話”離別是為了相聚,只要能相聚,無論多痛苦的離別都可以忍受。”
卻是一直如此的印象深刻。
難以忘懷。”
“《長生劍》中的白玉京浪跡江湖已久,已有了對家的嚮往;《霸王槍》中的金槍徐在丁喜用王大小姐的霸王槍擊敗了他的金槍後,終於放下浮名的重擔;《離別鉤》中的藍大先生,更是以失去一條腿的慘烈代價,換得餘生的休息:
楊錚的心彷彿已被撕裂。
他的父親是條恩怨分明的好漢,他卻將他父親惟一的恩人和朋友重傷成殘廢。
他怎麼能去見他的亡父於地下?
藍大先生對他卻沒有一點怨恨之意,反而很溫和地告訴他:
“我知道你心裡在怎麼想。可是你也不必因為傷了我而難受,我這條命本來就是你救回來的。”他說,“那一次如果沒有你,我已死在應無物劍下。”
他苦笑道:“因為我的眼力早已不行了。我處處炫耀我的神眼,為的就是要掩飾這一點。那天晚上無星無月,我根本已看不見應無物出手,他一拔劍,我就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就好像十年前我被武當七子追到忘憂崖時一樣。”
他的聲音更虛弱,掙扎著拿出個烏木藥瓶,將瓶中藥全都嚼碎,一半敷在斷膝上用衣襟紮好,一半吞了下去,然後才說:
“所以現在我已欠你們父子兩條命了。一條腿又算什麼?”
藍大先生說,“何況你斷了我這條腿,也算是幫了我一個忙。”
他居然還笑了笑:“自從那次忘憂崖一戰之後,我就想退出江湖了,但是別人卻不讓我退,因為我是藍一塵,是名滿天下的神眼神劍,每年都不知有多少人要殺我成名,逼我出手,應無物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