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平庸之人終生望其項背,只是因為太多執念,而不能看向更遠的世界,那些開創者的目光,從時間的角落穿越靈魂。
軒轅敬城
他是文中第一個儒聖,他有著滿腹的經綸。
他有國士無雙的氣節,也有讀書人不亢不卑的勇氣,只因守著徽山上的那個人,終日於一山一室。
他知道,她並不愛他,這麼多年,他的守候,是希望她能感受到他的溫暖,然而以武力決定一切的亂世江湖卻不允許這個迂腐的讀書人。
家族的畸形制度讓他的女兒心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也讓她後來的所為埋下了伏筆。
作為一個丈夫,他不可謂不失敗,他沒有為妻兒挺身而出,只是默默守候,數十年如一日。
作為一個父親,他卻是盡了全力。
然而世事多變,並不是什麼事都能跟隨者他的想法來運轉,最後與其祖父在天雷中隕滅也正符合了他的氣節。
孤身赴北莽,仗劍不義行。
洛陽
她有的時候是溫婉不能言黃寶妝,有的時候是冷血無情的洛陽。
當世的單純少女,在一段痛苦的掙扎中還是化為虛無。黃寶妝,她就像鄰家少女般純淨,對於惡有太多的懼怕與無奈,卻沒有力量去反抗。
而洛陽,她有著不下於拓跋菩薩的武力,踏足天下間,偶有不順便仗劍殺人,這是一種力量加於身上的強勢,也是在掩飾其內心悲涼的無奈。
無奈之人,心無所念,便能成無人所想之事。
想必最後的身死,那解脫的笑容,更像是那被壓制的黃寶妝吧。”
“確實,這部的故事背景很宏大,情節波瀾起伏,**迭起。
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像李淳罡,徐驍,紅薯,趙鑄,他們都有自己的追求,不是為了烘托主角的存在而存在,在那大好山河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起起落落,偏偏又能和故事主線連線起來,豐富又不累贅。
就如同作者的另一部責天一樣。
作者大大對劇情的把握也是極好的,每隔一段看完以後就會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美中不足的是主角徐鳳年的感情線不夠細膩,關於愛情的產生感覺交代的不夠清楚。
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李導的書了,但每一次看到的李導的書,都覺得哇塞,又是一部巔峰之作,所以這必須好評啊!”
“嗯⊙⊙!,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感受不是武俠,不是仙,不是無敵。
而是眾生百態,群像群執。
最近的某一章裡,坦坦翁感嘆道:“但願這世道不只是有我們聰明人。”
什麼叫聰明人?
一句話反覆琢磨,為了利益反覆算計,廟堂謀算不過於此。
然則,聰明人多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難以為百姓謀福利,為百姓守國門。
文臣以浮名標榜,以金銀為追求者居多。
馮道,五代十國有名的奸臣,曾侍奉四帝。
然而他“奸”在何處呢?
在與皇帝奏對中,能說出“穀貴餓農,穀賤傷農”這種大實話,能提出讓科舉出身的人多有機會擔任官吏,這樣的人能奸詐到哪裡去?
如果僅僅是因為侍奉皇帝眾多,就被視為不忠,那不忠就不忠吧,無愧百姓就行。在“聰明人”看來,自
這樣的一個蓋世大英雄無端被害,自是能深深打動讀者,讓人心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