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升皺眉:“你家裡?”
“不是?”
“好了,我知道了!我現在就過去。”
畢竟她們之前就想過這個型別,但想來想去,除了兒童舞蹈,她們也沒什麼好想了!
李旭升笑道:“這個舞蹈叫做《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林敏慧頓了一下,想了想,發現自己印象中並沒有這個舞蹈。
難道不是什麼有名的舞蹈?
但是這名字挺響亮的。
當然,如果李旭升知道林敏慧的想法,肯定又是一笑。
05年的春晚,在當時絕對算得是全國人民都在看的節目,可不是後面裡,大家都抱著手機點點點來著。
而當時的春晚,就屬《千手觀音》這個由21個平均年齡21歲的聾啞演員將舞蹈演繹得惟妙惟肖,營造出層出不窮、千變萬化震撼的視覺衝擊力,贏得了全國觀眾“激動、流淚”的評價,而作為領舞邰華和編導張鋼也隨著該舞蹈的走紅而家喻戶曉。
著名舞蹈編導家張鋼歷時7年傾力創作的大型原創音畫舞劇《千手觀音》,集結了國內外舞臺藝術領域一線藝術家,在音樂、編舞、舞美等方面進行了獨闢蹊徑的嘗試和探索,全劇貫穿始終的鬼斧神工般的編排巧思、出神入化的肢體語言和大愛無形的感召力量,絕對彰顯了我國標誌性的藝術魅力和人文情懷。
《千手觀音》也是是中國國寶級人類文化遺產。
05春節聯歡晚會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節目千手觀音感動了全中國。
《千手觀音》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給人以視覺的享受與心靈的震撼,21個平均年齡21歲的聾啞演員將舞蹈《千手觀音》演繹得天衣無縫、美輪美奐。
舞動時,猶如千手觀音降臨人世。
因此《千手觀音》得到了多方認可。
因為這個舞蹈的出色,節目已經成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我的夢”專場演出的保留節目,在40餘個國家的演出均引起轟動。
04年9月28日,《千手觀音》作為主打節目在雅典殘奧會閉幕式的8分鐘演出,技驚世界。
生活在無聲世界中的殘疾人,能夠將《千手觀音》演繹得幾乎完美,可以說是經過了一個
。。。。應時身千手乾眼悉皆具足”,變現出如意寶珠、日精摩尼寶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楊柳枝手等。
無論眾生是想渴求財富,還是想消災免病,千手觀音都能大發慈悲,解除諸般苦難,廣施百般利樂。在佛教看來,只要虔誠地信奉千手觀音,就有“息災”,“增益”,“敬愛”,“降伏”等四大好處。
千手觀音為觀音部果德之尊。
“千”為無量及圓滿之義,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圓滿無礙。
根據《陀羅尼經》雲:千手千眼觀世音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而滿足一切願求。
而在佛教中,每一位本尊都有其應化之因緣由來。
作為佛教徒,固然會依據佛經中本師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說的而視為真實。
不是佛教徒的人,視之為表達佛、菩薩眾之悲心的“神話”也並無不可。
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另一個故事,經中記述:觀音曾在千光王靜住如來前得受大悲咒之傳承,即時由初地之境界證至八地之境界,併發願:“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