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武承嗣的位置。
武媚皺了皺眉,向謝瑤環招了招手,正要讓她出去詢問。
便在這時,只見兩人走入大殿,前面一人正是武承嗣,後面跟著太府卿。
武媚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見武承嗣微微點頭,心中放了心,向謝瑤環打了個眼色。
謝瑤環高聲道:“朝會開始。”
群臣紛紛叩首見禮,齊聲道:“叩見陛下,叩見太后殿下!”
武媚道:“眾卿免禮,給周王、劉侍中、李司空、蘇司徒看坐。”
待武承嗣幾人坐下後,朗聲道:“本宮今日召眾卿過來,是聽說昨日朝會時,眾卿為皇帝立後之事不決,故而召眾卿商議。”
裴炎立即出列,道:
“回稟太后殿下,按照朝廷規制,太子繼位後理當由太子正妃繼承後位。如今太子妃並無過錯,陛下卻要立側妃為後,群臣這才反對。”
“皇帝,有這事嗎?”武媚沉聲道。
李弘在她積威之下,頓時便生出畏懼之心,低著頭道:“母后,我更喜歡貴妃,想立她為後。”
武媚嚴厲道:“你身為皇帝,身系天下,怎能全憑喜好行事。”
轉頭向群臣道:“此事不必再議,一切按照朝廷規制,立太子正妃為後,眾卿以為如何?”
“太后殿下聖明!”
不少臣子瞧了一眼皇帝,心中都想:陛下如此畏懼太后,只怕以後朝中大事還是要聽太后的了。
衛尉卿丘神績出列道:“太后殿下,臣以為陛下剛剛登基,於政務不熟,以後必然常有與大臣爭議的情況。故而應該將今日這種朝會列為常事!”
不少大臣都吃了一驚,這一決議若是透過,皇權將一分為二,很可能造成朝政混亂。
先皇在世時,雖然也是皇后和太子一起處理朝政,但太子處理的只有很小一部分,而且兩人分工明確,並不影響朝事。
現在不同,太子登基為皇帝,而且已經成年皇帝,不可能只處理一小部分政務。
李弘雖早知太后會搶權,還是沒想到她這麼明目張膽,瞪大了眼睛,望著武媚。
武媚並不看他,將群臣表情盡收眼底,淡淡道:
“皇帝既然登基,朝政自然由皇帝處理,本宮若是也開朝會,豈不亂了套?”
丘神績又道:
“朝中政務自然該由陛下處理,臣的意思是,如有陛下與眾臣爭議不決之事,可暫行擱置。隔一段時間後,再由太后殿下開一次朝會,一併解決。”
裴炎和李敬玄都想:“這樣一來,大臣的權力便提高許多。”
他們本就對李弘的能力不放心,同時出列道:“臣附議。”
武媚推辭道:“只怕不恰當罷。”
武承嗣出列,微笑道:“姑母,先皇本就有言,朝中若有軍政大事不決者,由您來決斷,侄兒以為並不不妥之處。”
李勣、蘇定方和劉齊賢心中也都贊同這種朝會。
一來能防止皇帝做出荒唐事來,二來能提高臣子地位,一同出列道:“臣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