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U格斯帶著隊員好好慶祝了一番,12點左右,他排了一張聚餐照,發給秦明並留言:下手輕一點。
秦明:……
這種事,說輕就能輕嗎!
不過想來,U格斯心情很不錯,按照規則,RW進決賽後,全年積分僅次於IG,不管誰拿了夏冠,至少有個2號種子保底,隊員心理壓力不會太大。
RNG第四局操作變形,不正是因為冒泡賽的事壓在心裡慢慢成為現實,他們不願意見到。
歷來,決賽BO5打得會更刺激。
這不是說兩隊更旗鼓相當,其他輪次實力差距太大,而是放下了部分包袱,選手更有操作底氣,更敢交關鍵技能進行博弈。
離決賽有四天準備時間。
這四天裡,U格斯每天煩惱怎麼維持對線平衡。打IG,對線不行,就別天天想著打團,因為很可能,IG會喜歡打拉鋸,玩弄兵線給壓力。
跟前世不同,秦明充分利用上打線優勢,經常教導隊員如何利用線權,逼迫對手團前著急,漏出破綻。
畢竟很多時候,IG不太喜歡all in,秦明也承認想打出完美的團戰combo,只有巔峰期的SKT和18年的RNG,才能偶爾運用“飛昇”——
極吃大招和銜接時機。
發條、娜美、皇子;洛、皇子、發條。奧恩、夢魘、卡莎;冰女、小炮、皇子。
用這種方式撕開團戰,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只要有一個點沒跟上,立馬變成控制不夠,減員不成功。
雖然選這種陣容,對手會防備你打出控制鏈,如果在對手站位有防備的情況下,還能打出完美團,才見真功夫。而這種真功夫,RNG玩得不算得心應手,只能說他們打出過的類似鏡頭比較多,但把把都能打出類似的團戰……觀眾會懷疑假賽的。
之所以鏡頭能流轉,不就是可複製難度高,需要對手配合。
RW進入緊張的備戰日。
卡薩天天看錄影,模擬IG喜歡的節奏。
“還是上路線權問題。”
“TheShy很喜歡三到四波線的時間點,搖打野來打架,我不去解線,上路會拉開差距,我去解線,上野2v2不一定打得過。”
卡薩說著自己的煩惱。
跟中下比起來,TheShy掌控上線的壓力,給得更足。眾所周知,中路線短,實在打不過,卡薩覺得Doinb喘口氣的空間還是有的。
下路是雙人組,出點意外補救空間大,唯獨上路,卡薩覺得被IG拉開等級,Letme絕不會好受,連帶著野區壓力增加,先鋒落位不舒服。
卡薩當然不能只靠錄影,全程分析出寧會幹嘛。
但他知道一個道理,寧的刷野路線通常匹配線上換血,他這種抓法很無賴,因為IG不怕人數相等的小規模團。
為什麼香鍋看不起寧。
正是香鍋覺得寧的思路很取巧,不比他懂破局。
但卡薩也承認,這種思路最適合打線的IG。優先考慮控圖,不如考慮線上收益。
想到這。
U格斯說道:“我們得找機會打出ban位,讓他們願意承受放奧恩的代價。”
U格斯認為IG第一局,如果想找突破口,最取巧的BP,就是第一輪ban奧恩,第二輪看情況送塞恩上ban位,然後上半部強勢,控先鋒擴大上單對位經濟差。
總之一句話,舞臺交給上中野。
不過考慮到阿水近2周的狀態,U格斯覺得下路對線也不能放鬆。下路穩不住,壓力只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