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才看來很不錯,但國內的版本取消掉了,而且在嘉賓選擇哪位廚師獲勝的時候,直接授予的星星,而不是透過嘉賓按下遙控器上的選擇按鈕,再由螢幕和燈光顯示勝出的廚師。
將這些改變了之後,請的嘉賓也是很當心很火熱的嘉賓,比如楊密等花旦。
在李才看來,這檔節目可以想芒果臺的《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一樣,一週一次的錄製,請來的嘉賓都是要進行來宣傳,同而達到雙贏。
因為是室內美食脫口秀節目,只需要一個固定好一個演播廳,讓嘉賓都過來進行錄製就行了。
李才在請來何老師與汪函的時候,就是做了這樣的一個打算。
畢竟,國內的明星多的要死,一季按十二集也只是24個明星罷了。
完全不像韓版,一週一集,請來了很多嘉賓。
而且國內的版本,因為要宣傳電影之類的,請來的兩個嘉賓自然是認識的,可以很好的進行互動,也能夠接住主持人拋來的梗。
其實《拜託了冰箱》是一檔打著美食旗號的脫口秀節目,所謂“左手美食、右手八卦”就是對這個節目的精準描述。
但是如果兩位明星嘉賓之間完全不熟悉,那這個多人的脫口秀節目該如何進行?
李才自然深知這個道理,請到了兩位明星嘉賓一般都是有一定交集的,不敢說有多深的私交,至少彼此有些瞭解,有合作過的經歷。熟悉的好處就是能讓節目迅速進入一種聊天的狀態,話題能很快聊起來。尤其是在介紹其中一位明星的冰箱時,另一位也能很容易參與進來。
不然,就很尷尬了,哪怕剪輯師在厲害,也不能將節目內容剪輯好。
將囑託的事物說好之後,剩下的就是宣傳了。
一週後,剪輯師將剪輯好的兩集內容交給李才過目,李才看完後,覺得很符合自己的標準,字幕什麼的都做的十分不錯。
剩下的只是要進行節目宣傳與播放了。
雖然是李媽公司承包錄製的,但是請來的主持人是芒果臺的兩個臺柱子。
芒果臺的領導自然也知道這個節目,看過節目的策劃,只差看節目內容了。
芒果臺的領導本來就對這個節目與眾不同的創意,吸引住了。在看完節目後,當場拍板要了下來,要在芒果臺進行播放,將節目放在週五的八點的黃金時間進行播放。
至於具體內容,自然由李媽派人進行專業的談判,李才反正不懂這些,他只是一個出點子的人,只關注節目內容。
很快,節目就準備在8月進行播放,而且是電視臺、網路雙平臺進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