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華國,官方大老爺明碼錶示,小電驢這種單車,最高速度不得超過二十五碼。
他這種能上高速普通車都還跑不過的小電驢,顯然是違禁品。
......
騎著心愛的小電驢,跑了三四分鐘,韓元才來到自己的目的地。
在這裡,有超過一百三十臺的x1型工業機器人正在一起修建一個龐大的建築園。
這個建築園就是可控核聚變基地了。
佔地面積差不多接近十萬平方米,是整座基地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建築區。
裡面正在修建的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需要的各種配套建築。
整個建築園熱鬧無比,已經掌控了駕駛模組的x1型工業機器人駕駛者工程運輸車在硬化的水泥路上傳輸個不停。
也有x1型工業機器人正在灌注砂漿,填補鋼筋水泥內縫隙。
更有x1型工業機器人在已經建了一半的建築上忙碌著,可能是在扎鋼筋,也有可能是在鋪設水泥板。
不過儘管有超過一百多臺的工業機器人在同時施工,但相對於整個建築園的面積和需要建造的各種建築數量來說還是有些少了。
韓元預估整體完成需要大概四個月左右的瞬間。
如果將三百臺工業機器人全部拉過的話,這個時間能縮短到兩個半月左右。
但很遺憾的是,他現在沒法將所有的工業機器人全部拉過來。
他還需要一大部分的工業機器人去做別的事情。
比如建設一個大型的3d列印工廠。
這個任務雖然不在系統任務中,但卻和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建設同樣排列在第一優先順序。
因為後續他還需要更多的x1型工業機器人來做其他的事情。
.......
直播間裡面的觀眾,無論是普通觀眾亦或者蹲守在裡面的各國專家都對正在施工的建築園很感興趣。
一大群人在直播間裡面嘰嘰喳喳的,這會問問這棟建築是幹什麼的,那會問問那棟建築是幹啥的。
只不過前者是單純的感興趣好奇,後者是懷揣著學習和複製的心思而詢問的。
對於這些詢問,行走在建築園區內的韓元只是笑了笑,不過在路過每一棟建築的時候,他還是略停了一下腳步,順帶說一下這棟建築是做什麼用的。
“這個是‘核燃料倉庫類建築物’,從名字就知道,它是用於存放核燃料的倉庫,由預應力混凝土建造而成,混凝土層中摻雜了一些抗滲漏的金屬襯裡。”
“這個‘配電廠房’,所內只有起開閉和分配電能作用的高壓配電裝置、母線上無主變壓器裝置等電氣的調控裝置都在這個裡面。”
“這個是.......”
隨著韓元的腳步和介紹,一會的功夫後,眾人來到了建築園區的核心地帶。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