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的高溫和極端的低溫從現在的理論來看都是無法實現的。
所以希格斯場如果存在的話,幾乎就是百分百穩定的。
畢竟如果希格斯場不穩定,我們的物質世界也就亂套了。
現在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找到了,那希格斯場,也能透過理論論證。
如果能透過大型強粒子對撞機,找到希格斯場到底是如何製造出希格斯粒子和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話,對於韓元來說。
意味著他能找到將能量轉變成物質的辦法。
或者說,找到憑空製造出希格斯粒子以及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辦法。
這對於人類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上帝禁區。
儘管在宇宙中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粒子不會和希格斯場發生相互作用。
‘光子’和‘膠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靜止的光子質量為零,而運動起來的光子會產生動能製造一定的能量,從本質上來說能量和質量是等價的。
但當你能透過希格斯場震盪製造出絕大部分的物質的時候,還會在乎這些嗎?
驀的,韓元想起了他很早之前看過的一本。
那本科幻裡面,有一個文明可以憑空創造出各種物質,進而將物質轉變成他們需要的各種裝置,或者材料。
這種設定在當時看來,大抵所有人都會將其當做一個笑話。
但在現在他的眼中,這似乎並不是不可行的。
只要他能掌控希格斯場,以及掌控它的震盪。
......
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出現,對於物理學界來說,可謂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標準模型被徹底補全,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力被統一,物理學界翻開了一頁新篇章。
對於韓元來說,它的存在同樣重要。
希格斯場的震盪,能憑空製造出希格斯粒子,這涉及到了宇宙和物質的起源,他不會放過這種研究機會。
但研究它這是以後的事情。
如今最重要的,是繼續重啟粒子對撞實驗,找到那顆適用於超光速飛行技術的超·引力子。
在第一次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完成後,時過半月,建於地底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終於完成了檢查和維護工作,可以再次開啟對撞實驗了。
這一次,韓元並沒有按照原先預定的計劃啟動35tev的能級對撞實驗。
而是將對撞實驗的能級調整至了50tev。
這個調整,並不是一時興起,隨意改變的,而是參考了上一次30tev能級的粒子對撞實驗的一些資料資料做出的改變。
......
5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和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相比,雖然只多了20tev能級,但消耗的電能卻翻了源源不止一倍。
在經過長達十天的準備時間後,第二次的高能粒子對撞實驗再一次啟動了。
從可控核聚變中輸出的龐大的能量如洶湧的洪水,在粒子對撞機狹長的加速管道上的超導磁環中聚集著,再由這些超導磁環醞釀著堪比地球核心一般的恐怖磁場。
在這龐大磁場的籠罩之下,就連肆意穿梭在周圍的宇宙射線都為之扭曲了,更別提粒子加速器管道中狂奔的粒子了。
它們註定會在管道中執行,永遠無法脫離束縛,直到最終碰到到一起,分裂成比原子更加細小的基本粒子。
夸克、頂夸克、下夸克.....輕子、中間玻色子....這些肉眼不可見不可視的基本粒子在探測器的能譜上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光彩,畫出一條條起伏不斷的曲線。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