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體發電技術在於磁流體的等離子體橫切穿過磁場時,等離子體的正負粒子在磁場的作用下分離,而聚集在與磁力線平等的兩個面上,由於電荷的聚集,從而產生電勢差,進而匯出電能。
其實就目前來說,磁流體發電本身的效率僅僅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遠比不上燒開水。
但是它使用過後等離子氣體,依舊具有相當高的溫度。
這些經過磁流體發電後排出的等離子氣體可送往一般鍋爐繼續燃燒成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
進而組成更高效率的聯合迴圈發電,總的熱效率能達到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左右。
是目前正在開發中的高效發電技術中最高的。
除此之外,利用等離子氣體還可以做到有效地脫硫,有效地控制硫化物的產生,是一種低汙染的聯合迴圈發電技術。
當然,這種脫硫,其實是介於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加熱等離子氣體的基礎上的。
如果是應用到可控核聚變技術上,有效脫硫這種優點就不是什麼優點了。
畢竟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不產生硫,它只產生超高溫的中子輻射。
如何更高效率的利用超高溫的中子輻射,才是可控核聚變技術中需要研究的東西。
.......
大半個月時間過去,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組裝了一小部分,直播間裡面的觀眾還想繼續看,但韓元卻不得不停下手裡的工作了。
無他,紅外光太空望遠鏡的製造和組裝工作已經完成了,他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是將這臺比韋伯望遠鏡觀察能力更強的太空望遠鏡送入l2拉格朗日點,並展開工作。
這是系統的任務,遠比建造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要更重要。
放下手中的工作,韓元趕到了數控工廠。
四個多月前,紅外光外太空望遠鏡的拋光、組裝、除錯工作一直都在進行。
而四個月過去,這臺望遠鏡總算是完成了。
已經完成了整體組裝、除錯工作的紅外太空望遠鏡存放在數控工廠內的頂級無塵室內。
換好衣物,韓元帶著拍攝裝置進入了無塵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直徑超過二十米的龐然大物。
龐大的紅外光望遠鏡靜靜的矗立在無塵室內,銀白色的底座上支撐著一面金黃色的主鏡,看起來就像是一艘帆船一樣。
十八面鈹銥合金鏡面組成了一面龐大的主鏡,主鏡全部展開後,直徑超過了十一米,幾乎是韋伯望遠鏡主鏡的兩倍大,是哈勃望遠鏡的五倍。
龐大的主鏡能讓它看到比韋伯望遠鏡更遠的宇宙深空,理論上來說,這臺望遠鏡能看到宇宙大爆炸後一億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它能看到宇宙中第一批甚至是第一顆恆星散發的光芒,甚至看到宇宙大爆炸後熾熱輻射形成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散發出來的紅外輻射。
當然,這僅僅是理論上的計算資料,實際上能看多遠,能看到多少細節還要等這臺太空望遠鏡上天后才能知道。
【金燦燦的,真好看。】
【這是和韋伯望遠鏡一樣,鏡面上鍍上了一層黃金吧?】
【這麼平滑的鏡面,不用來攤煎餅可惜了。】
【樓上的你他孃的還真是一個人才,造價千億起步的望遠鏡你拿來攤煎餅(??】
【這麼好的鏡面,一定要貼上頂級的鋼化膜保護好才行,別像韋伯一樣,上去就被流星撞爛了。】
【鋼化膜也研磨拋光三個月,不然達不到反射效果。】
【研磨好的鋼化膜也太平滑了,得再貼一層鋼化膜保護一下。】
【擱著套娃呢?】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