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這一個步驟,就花費了韓元十多分鐘才完成。
這還是在他具有超強動手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情況下,換個是個普通人來,估計第一次的線圈組纏繞還沒完成裡面的敏磁線就會被破壞,繼而導致重來。
.......
花費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韓元總算將圓珠內的橫縱向的電軸裝置需要的β敏磁線全部固定完成。
而固定好β敏磁線後,緊接著就是在圓珠內部安裝轉子和定子。
相對比固定β敏磁線,這一步就簡單多了,只不過工作量上並不會少多少。
因為一顆圓珠內,最少需要安裝四顆微型定子。
而向部署在腳腕這種地方的磁軸承關節,裡面需要的微型定子數達到八顆。
這八顆定子分別固定在只有嬰兒拳頭大小的圓珠內部,可見難度也是相當高的。
這些定子的主要作用就是旋轉磁場,同時保證內部的磁力不會外洩。
而轉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轉磁場中被磁力線切割進而輸出電流,讓整個磁軸承關節工作。
微型定子和轉子,用小型電焊焊接,裝在外部線圈上,八顆定子分八個不同方向安裝好後,然後將中心轉子鑲入其中。
最後再將圓珠的兩瓣進行組裝合成一整顆圓珠,並將組裝連線處的縫隙進行閉合。
這樣一來,用於磁軸承關節中心的圓珠元件就初步製造完成了。
.......
製造完成磁軸承關節的圓珠元件後,韓元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將其從實驗桌上取了下來。
這個花費了他一個多小時才製造完成的東西現在正安安靜靜的躺在他手心。
從外觀上看,這顆圓珠元件比乒乓球要大上一整圈,表面泛著銀白色的金屬光澤。
託著韓元手上顯得很是輕巧的樣子,但實際上這小小的玩意相當重。
就這麼一顆,韓元稱了一下,其重量超過四百克,接近一斤。
這主要是裡面的各種材料都是密度相當大的金屬導致的。
磁軸承的關節圓珠製造完成,自然要對其進行測試。
這種零部件並不是數控機床加工出來的,手工纏繞和組裝的線圈在一定程度上質量是比不上機械生產的。
至於如何測試,韓元自然是有辦法的。
在磁軸承關節的整體沒有生產出來前,對單個零部件的測試需要用到的外部磁場控制器。
這個磁場控制裝置是很早之前生產製造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時使用的,被封存在儲物間相當久,前兩天被他拖出來了,用作磁軸承關節的測試工具。
外部磁場控制器是一個外觀看起來有些類似於黑白電視的裝置,只不過比黑白電視要大多了。
它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二點五米,可以在內部的中空區域生成一個磁場,並透過按鈕進行控制內部的磁場強弱以及方向等等。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