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了六十天左右的時間,韓元完成了光刻機以及晶片第一輪的升級。
新整合晶片計算機制造出來裝好對應的系統後,韓元將之前用來備份各種程式和資料庫的儲存磁碟直接就連上了計算機。
這就是他之前為什麼要花費一些時間將各種程式和資料做整理打包處理的原因。
他使用的程式和系統都是透過叄進位制中的一種特殊編碼方式寫出來的,和現實世界中的有一些區別。
最大的體現就是這些程式可以封裝後直接轉移,到了新計算機上後只需要解除掉封裝就可以直接使用。
這有點類似於一個‘壓縮包’。
就好像你朋友壓縮了一些檔案給你,你解壓後就可以直接開啟使用一樣,簡單方面。
除了程式簡單外,還有一個關鍵點是,遠在華國泰山基地中的人工智慧管家小七也可以幫忙處理這些。
現階段送上天的衛星已經覆蓋了整顆模擬星球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泰山基地也已經實現了和亞馬遜雨林基地的實時通訊。
這樣一來, 小七可以遠端透過衛星來進行操控電腦等電子裝置,畢竟泰山基地中使用的計算機語言和韓元編寫的叄進位制底層程式碼是一樣的。
這可以幫上不少忙。
當然,前提是得給它編寫上對應的功能模組和資料庫。
.......
新整合晶片計算機制造完成,部署好各種程式後,韓元除錯檢查了一下這臺新計算機的效能。
新整合晶片計算機依舊部署在原先的計算機室中,至於之前的那毫米級晶片的計算機已經被拆除轉移到收藏室作為藏品了。
畢竟這東西沒法和光刻機相比。
光刻機即便是精度過氣了,改造一些零件後還可以進行用來燒錄其他功能的晶片,一樣可以使用。
更何況這臺計算機也已經使用了兩叄年了,可以光榮退休了。
新奈米級整合晶片計算機在效能上要遠超原先的‘毫米級晶片’整合計算機。
無論是浮點運算速度還是程式響應速度都提升了數千倍。
這並不誇張,毫米級的晶片到奈米級的晶片對於計算機的效能影響極大,可以說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之前的毫米級整合晶片計算機,韓元也檢測過,即便是疊加了幾十塊功能晶片,其效能和普通人使用的膝上型電腦差不多。
而現在,這臺奈米級的整合晶片計算機的晶片數量雖然要多出來不少,但它的效能也更加強悍。
韓元檢查過,這臺計算機的浮點運算速度已經達到了200tflops,也就就是每秒200萬億次浮點運算。
這個資料,和12年華國建造的超級計算機相當了。
不過這個資料放到十年後,連一臺小型超級計算機都比不了。
要知道2016年上市的gtx1080顯示卡,就已經能可以達到8.89tflops(9萬億次浮點運算單精度浮點計算能力。
而gtx1080ti更是已經達到11.5tflops(11.5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
可見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計算機的效能發展速度之快。
其實如果不是要將碳基晶片直播出來,韓元有把握在下一次的升級中將中央計算機的效能提升到超級計算機的水準,甚至是頂尖級別的。
這並不是在吹牛,對他來說這並不難。
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系統,他都有足夠的能力將其製造編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