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他後續的任務,還是去對於現實社會,隔溫材料都是用途相當大的一種。
小到加熱爐、試驗爐、冰箱等工具,大到飛機、船舶、火箭,更大一點到各種建築,都離不開這種材料。
確認了第一種需要研發的材料後,韓元在紙上寫上了四個大字。
【隔溫材料!】
沒錯,這就是他決定的第一種材料了。
決定了大的研發方向,接下里就是對其做需求和屬性要求等等。
思慮了一下,韓元接著拾起筆,在【隔溫材料】四個大字正下方寫下了幾個需求。
【第一:原材料廉價;製造過程簡單,可機械化。】
【第二:成品對人體無害或者微害(可透過適當的手段去除掉。)】
【第三:其導熱係數要求低於0.050w/m·k(瓦/米·度)】
【第四:可塑造成各種形狀。】
這四個點便是韓元決定的大方向需求,也是基本需求。
四個需求都很淳樸,這是必須的條件。
列出這死個條件後,韓元盯著白紙思考著。
原材料廉價,對於地球來說,最廉價的就是空氣了。
而且空氣其實也完美的符合前三個條件,廉價,對人體無害,在封閉狀態下,空氣的導熱係數為0.023w/m·k。
只不過空氣並不符合第四個條件。
它沒法被塑造成各種形狀,即便是用各種形狀的容器裝著,它其實也不符合要求。
畢竟那不是它本身的形狀。
這對於一種隔溫材料來說,是致命級別的缺陷。
他要求這種材料應用廣泛,可以從小應用到大。
所以空氣這種材料進入韓元腦海中就瞬間被他拋棄掉了。
放掉空氣,韓元將目光投向其他材料上。
除了空氣外,地球上最多的就是水和泥土了。
不過這兩種很顯然也不符合要求。
正當韓元準備將目光放到化學實驗合成上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來了什麼。
皺著眉頭回憶了一下,韓元想起來了以前網咖搞裝修的時候看過的材料單。
那裡面有種被他否決掉的裝修材料。
“石棉。”
它和以前農村常用的另外一種建築材料‘石棉瓦’只有一字之差,後者其實就是由前者製造而成的。
韓元看過石棉的資料,不過沒看過具體的製造過程。
當初還是一級任務的時候,他就在基地附近的那種火山礦脈附近發現過角閃石石棉礦。
他是知道石棉這種東西的,當時在看到角閃石石棉礦後,就想過用天然的石棉材料來當住屋頂防雨的材料。
但後面在看到石棉的危害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