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我在接下來兩年的時間內,每一年都還要完成兩個目標,才能在三年內完成定下里的五個目標。”
“時間雖然緊迫,但借住去年完成升級的工業化裝置,還是有希望完成的。”
“好了,其他的話就不多說了。”
“今年的任務,第一個就在這張紙上。”
“這是一張航天飛行器的構造圖,將用於我接下來的任務,運送衛星。”
直播間裡面的觀眾好奇的看向桌上的圖紙,一眼,頓時就紛紛吐槽起來。
【這不就是原先那個飛行器嗎?】
【好傢伙,沒想到主播你也會有一天拿一樣的東西來忽悠我們。】
【主播你變了,你再也不是那個總能不斷拿出新科技的天才了。】
【形狀好像有些不一樣的感覺,之前那個是帶弧度的等邊三角,這個有兩邊好像長一點?】
【等等,我記得之前主播好像說,勒落三角飛行器只能在大氣層內飛行吧?】
【好像是因為飛行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的原因?】
【沒錯,高度越高,空氣就越稀薄,能給主播之前那架飛行器使用的工質就越少,到最後無法吸取到足夠的工質時,就產生不了推力了。】
【沒有空氣就沒有推力,那怎麼使用三角飛行器將衛星送上天,近地軌道也是太空吧?】
【不知道,可能是修改了發動機?】
.......
直播間內,彈幕議論不斷,從一開始的吐槽,到後面察覺之前的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無力攀登太空,彈幕轉變很快。
蹲守在直播間內的各國專家也對這架和之前幾乎一樣的勒落三角飛行器很感興趣。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各大國基本都已經復刻出來了,測試什麼的,也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其一部分原理如華國、米國這些強國已經剖析出來了。
正如這名主播說的一樣,之前用於勒落三角飛行上的電推進發動機是無法進入太空的,因為空氣工質不夠。
勒落三角飛行器上的電推進發動機完全是依賴大量空氣來作為工質的。
這種電推進發動機,採用的是電推進中的靜電式推力器原理。
是利用電能在靜電場中離解工質,形成電子和離子,並使離子在靜電場作用下加速排出,形成強大推力的技術。
這種技術比衝高,但技術複雜,因為它的電離區和加速區是分開的。
正好應對了電推進發動機中的‘離子電場’和‘等熱磁場’兩大區域。
唯一的缺點是,它需要消耗掉大量的工質。
所以一個擁有大氣層的星球才是這種電推進傳送機適用的地方。
如果用人類對於地球大氣層的劃分,它的極限應該在八十五公里的中間層。
中間層雖然空氣稀薄,但還是勉強能供應電推進發動機的需求。
再往上,到了暖層,空氣就會稀薄到電推進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的程度。
而要將一顆衛星送上太空,哪怕是懸停在距離地球表面最近區域,那也是在一百六十公里的高空。
因為低於這個數字的話,地球的引力會將其拉向地面。
當然,一百六十公里這個數字並不保險,因為在這個高度依舊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衛星會因此緩慢下墜。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對衛星的軌道進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