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這話也只有你敢這麼說
俊沒見過“馬奇諾防線”,但前世參觀過日本鬼子遺一些要塞,而現在展現在眼前的不是空無一人的遺蹟,而是真正守備森嚴的築壘地域。
不說其它,從炮隊鏡裡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就能看出點名堂:芬軍不光佈設了普通的帶刺鐵絲網,還有係蹄、纏線、鐵絲柵、蛇形望和鐵絲亂線,叫得上名的鐵絲障礙在視野裡全到齊了!
林俊可不認為芬軍在這裡搞“鐵絲網博物館”是為了好玩,看似亂七八糟的佈置加上那些該死的反坦克壕和看不見的雷場,就是那些火力點不發話,進攻的坦克部隊和步兵想透過這幾公里縱深地域也得花上半天功夫。
將邊境對方能夠觀察到的地域都修成這樣的堅固工事,在一名指揮員的眼裡就是挑釁!
“佈置這一段防禦的芬軍指揮官是個老手。”將腦袋從目鏡前移開後對德邊科說。
“這段防禦工事的佈置者估計見識過一戰時的塹壕站,20前的老戰術加上堅固的工事卻成了阻擋我們裝甲部隊的最佳方案。”
德邊科說的是實話,沒有坦克能直衝衝的就透過這片要命的防禦地帶,對面火力點裡的反坦克炮和埋在土裡的地雷不是擺設,裝甲部隊的高速機動能力和強突擊性在這裡沒用。
但任何事務都有它的缺點——再堅固的防禦工事也都是等著挨炸的玩樣!
集中足夠數量的重炮群集中火力猛轟同一地域,這些雷場和和反坦克壕會完蛋,那些永備火力點也不是金剛不壞之身。用大規模轟炸機群集中轟炸也能取得相同效果。再怎麼說這裡也不是群山峻嶺,只要攻破一點,芬軍地一線防禦口子一旦被開啟。這棋就算活了。
“火力,還是要火力。”
這時天開始變得陰沉,快下雨了。
夏季地陣雨是來的快去得快,在大雨的遮蓋下視野變得模糊,這讓林俊腦子裡抓住了點什麼東西:“你們裝備了多少指北針?”
他問地是邊防連長。
“連部裡我有一個。”
“就一個?”
“是的,安德烈同志。”
這就是林俊想到的問題:目前蘇軍一線部隊指北針裝備數量嚴重不足。很多步兵部隊甚至連一級單位都沒有!
作為一名飛行員,對於方向感的要求比任何人都要強,但蘇芬北邊一線千多公里邊境基本都是林區,如果是在黑夜漫長的冬季把他丟到那,林俊也會一時找不著北:冰凍的針葉林你沒有日月和星星作為方向指引,所謂地樹冠樹樁指引方向在能見度常常糟糕至極的林區(極夜加上嚴寒導致的冰霧。)也根本行不通。
只有最有經驗的林區獵人和伐木工才不會在那樣的情況迷失方向,林俊沒這個本事,一般的紅軍官兵更沒有這個本事。歷史告訴林俊。有很多蘇軍部隊就是因為迷失方向而被芬軍殲滅,更不用說因為無法辨別方向導致延誤戰機和誤傷的事。
這下回莫斯科後林俊又有事可做:給下面的工廠下達加緊生產一批軍用指北針地命令。
軍用指北針和民用的指北針、指南針大有區別,將他說成小型羅盤可能更合適,除了能夠指示方向。現在的蘇軍制式便攜指北針還能測量距離、得出行軍時間及速度計算、測定目標斜面的坡度和概略高度,是行軍打仗地好助手。
“我會盡快給你們軍區弄一批指北針。裝備一到立刻下發部隊,爭取裝備到排一級單位,要教會戰士們正確的使用方法。裝備是要用地,不能只放在倉庫裡發黴。”
林俊的前一句話是說給司令員聽,而後一句針對的是這裡的所有人:蘇軍常常將一些精密裝備存放在庫房裡,結果需要時卻沒多少人能熟練使用,成了無用的擺設。林俊不求每個戰士都能熟練使用指北針的各項功能,客觀條件放在那,不可能人手都裝備一個,就是進行突擊上課不常用也會忘計使用方法,像計算高度坡度等數學方式不經過專業訓練,文化程度偏低的戰士很難記住,但至少能搞清楚哪個方向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