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成立,不論是唐高祖李淵,還是如今的唐太宗李世民。對東突厥都是一味地隱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東突厥太強大了,契丹、室韋、高昌等許多民族和國家都臣服於東突厥。
東突厥更號稱有有雄兵百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這就是隋末唐初對突厥的評價。
如此強大的突厥汗國,在隋末亂世中橫行北方。包括唐高祖李淵,幾位隋末諸侯都拜在突厥的帳下。
即便是唐太宗年間,突厥也依然是唐朝最大的一個威脅。唐高祖李淵甚至想過遷都,以避開突厥的鋒芒。突厥頡利可汗帶領鐵騎十餘萬打到長安城下,唐太宗不得不拿出無數錢財,簽訂了渭水之盟,才讓頡利退兵。
十一二年的隱忍,大唐幾乎快要忘記了自己的骨氣。唐朝邊境諸州更是聽命於突厥可汗,可謂予取予求。突厥的鐵騎不斷地在邊關擄殺百姓,搶奪牲畜。
但李二一直都沒有放棄對頡利的野心,自貞觀以來他大肆培養騎兵,多次在邊關開設馬市,以大唐的茶葉瓷器與突厥六州之地交換戰馬。
李二知道自己的實力遠遠比不上突厥,所以也就開始選擇從另一個方面入手。強攻不行,那就內亂。
不論是突利還是現在的薛延陀部落,都已經開始脫離了頡利的掌控。
到了現在的貞觀二年,東突厥的局勢進一步惡化。東突厥處在的蒙古高原一帶,包括黃河以北的部分地區。
貞觀元年,東突厥出現極度嚴寒的天氣。牛羊幾乎都死光了,東突厥也陷入了空前的大饑荒中。加上今年的旱災以及蝗災,所以大唐邊關的渭北地區也是饑荒嚴重。
所以哪怕頡利還想像以前那樣深入大唐劫掠,也是毫無收穫。也就是在這種時候,突利和薛延陀的反叛,徹底地在突厥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大唐虎視眈眈,內部紛亂無數。東突厥的衰敗已經徹底拉開了帷幕,如今燕兒山大捷,頡利想要快速平定薛延陀的計劃也落空。
靈州依舊還在大唐的手上,李道宗三萬大軍壓兵陰山,就像是一把刀子橫插在了突厥和薛延陀之間。這一場較量,大唐已經取得了勝利。
朝堂之上眾人皆是高訟李二功績,連帶著程家兄弟和秦澤的聲譽也是水漲船高。
下了朝李二卻把杜如晦等人給叫到了御花園,他的迫不及待地想要讓這些跟隨自己的老兄弟,見識一下大唐新的武器。
兩顆火藥彈,一個有拳頭那麼大小。通體用脆性高的生鐵打造,裡面還裝著大量的鐵片,拿在手裡也是沉甸甸的感覺。
眾人哪裡見過這東西,哪怕是李二,上次也只是見秦澤給自己點了一個炮仗。所以面對這東西也是犯起了難,按照秦澤的描述這東西能夠撕碎三丈之內所有的東西,而裡面的鐵片如果飛出,則會對方圓十丈的人造成傷害。
這是一個危險的東西,所以李二也不知道應該怎麼來試驗這東西。
倒是程老妖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最後也是眼睛一亮湊上去聞了聞,頓時就笑了起來,他分明怎到了蜂蜜的味道。
一邊向來老實穩重的杜如晦此時也是拿著一個火藥彈,不停地打量。李二沒有告訴他們是什麼,就是要勾引他們的好奇心。而事實證明李二也的確做到了,他們一個個拿著這東西左看右看最後卻還是一頭霧水。
“這就是此次我大唐擊敗突厥的關鍵,乃是真正的無上殺器。”李二見眾人都是一臉期待地望著自己,又是故意吊胃口地說道。
幾位大佬對視一眼,都是看出了李二臉上溢於言表的得意之情。他的確應該得意,他老子在位時都要向突厥俯首稱臣,現在唐軍堂堂正正地擊退突厥。但憑這個功績,就足夠那些文官來稱讚偉大的李二陛下了。
事實證明拍馬屁這活,就需要臉皮厚的人,就比如像程老妖這種沒臉沒皮的傢伙。二話不說捧著火藥彈,就衝著李二施禮大叫道:“陛下陛下以神武平海內,以文德治百民,感化上天得此神物,定當踏破突厥鐵騎,邊關再不起狼煙。”
程老妖雖然平日裡看起來五大三粗一個,但是心裡卻是明鏡。他知道李二最喜歡聽什麼,於是就可勁地往上奉承。
有了程老妖這個厚臉皮的開頭,杜如晦等人也是跟著奉承,但所有人也都把握著一個度。畢竟他們也知道身為帝王還是不能太驕躁,所以也是適可而止。
一眾大臣們奉承了一通之後,就又把注意裡給放在了火藥彈上。程老妖這會兒已經開始扯那根引線,這可把李二給惹急了,一把就奪了過來,直罵他是沒見過世面的粗鄙之人。
程老妖也不反駁,反正這種君臣關係相處的也很舒坦,他和李二平日也都是這樣習慣了,所以也沒覺得有什麼。
李二雖然嘲笑了程老妖的無知,可是面對眾人氣期盼的目光,也是犯了難。這東西按照秦澤說的威力那麼大,李二也不敢輕易地嘗試。但是心裡也是好奇的要緊,最後還是想起了送東西過來的趙忠。
當下就讓阮詮去把人給找回來,等到阮詮派人找到趙忠的時候,這傢伙還在朱雀街上,給老百姓吹噓自己大軍如何的威武。雖然他也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來的時候秦澤可是事先給他講了一遍。
那精彩程度,不要說這些老百姓了。就連趙忠自己都聽得一愣一愣的,心說這怎麼和我見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