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名這個途徑,對於秦澤來說是極其不現實的,五科裡面除了明算,秦澤那是一竅不通,而繞是如此明算也不是秦澤想象中的算數,最起碼秦澤就沒有用古文做算數的能力。
所有這些問題的關鍵原因,都是因為秦澤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當然他也沒打算從頭開始,去接受私塾的教育。
四書五經什麼之類的,他是實在看不下來。更為關鍵的是難道要讓他從頭開始學寫字?
“我現在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錄事參軍,但是隻要有機會能夠上了邊關,賺幾轉功勳,豈不是比考什麼功名都要快許多不是?”秦澤嘴上這樣說的,心裡也是這樣想的。
大唐基本上來說還是偏重於武,尤其是李二自身也是武將出身,所以一直以來對武官還是十分看重。而對於像秦澤這樣沒有身世背景的庶子,想要透過家族廕庇,或者舉薦是不可能的。
除了科舉和舉薦,還有一個做官的途徑,那就是建立功勳。
大唐如今並不安定,貞觀元年突厥頡利更是趁機攻打到了距離長安僅40裡的涇。當時若不是李二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才將他們呵退。恐怕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畢竟當初整個長安才幾萬的兵力。
雖然到最後突厥退兵而去,但是突厥卻是一直沒有放棄對大唐的野心。這幾年更是頻繁入侵大唐邊關,擄走無數的大唐子民。甚至在靈州和勝州等地,已經快要荒無人煙了。
突厥的猖獗已經讓李二深惡痛疾,雖然真正的發兵突厥是在貞觀三年,但自從梁師都被柴紹劉萬徹攻下之後,李二就開始向邊關步兵。
這就是秦澤的機會,他身為一個錄事參軍,如果能夠跟著出去的話,絕對能夠賺個幾轉功勳。
在大唐功勳這東西絕對是硬通貨,這東西總共分十二個層次。功勳十二轉的可是正二品的上柱國,然後十一轉的就是從三品的柱國,依次下去分別是十轉的正三品上護軍;九轉從三品的護軍;八轉的正四品上輕車都尉;七轉的從四品輕車都尉;六轉的正五品上騎都尉;五轉的從五品騎都尉;四轉的正六品曉都尉;三轉的從六品飛騎尉;二轉的正七品雲騎尉,最後就是最低的一轉武騎尉,不過也是從七品。
像秦澤的目標就是能夠立個四轉功勳,混個正六品的曉都尉。至於再往上,秦澤目前還真沒有那個想法,因為這功勳可不是鬧著玩的。
功勳的獲得方式有很多,但每個都是極其的困難。主要是按照所處的戰事來區分,像以少勝多的叫做上陣,然後兩邊人數差不多的叫中陣,而多對一的就是下陣。
只要能夠在上陣中,殺敵十四人,就能獲得五轉功勳。殺敵十二人,則是四轉功勳,殺敵十一人,則是三轉功勳。
而在中陣中或者下陣中,這種功勳的計數都是依次減少一轉。像最低的在下陣中殺敵十一人,就只能是一個一轉功勳了。
當然要是不要命了,拼了命也要立功勳的也不是沒有機會。你要是死守城池,只要表現突出的,直接就是三轉功勳。
但是秦澤仔細想了想,覺得和自己小命比起來,這再大的功勳也是毫無意義。
上陣殺敵他或許做不到,但是指揮作戰又何嘗不能建立功勳。
他這樣想著,那邊的王雨曦卻是聽了他要上戰場的話,也是一愣。她想不明白對於秦澤來說,做一介文官不是更符合他的身份。
“你真當功勳是那麼好賺的嗎?”王雨曦看著秦澤,淡淡地說道。
臉上雖然平靜,但是透過她微微皺起來的眉頭,秦澤還是能夠感受出她的擔心,畢竟上戰場可是要死人的。
秦澤也是沒辦法呀,留給他的路不多。要是憑藉自己的小聰明,給李二提幾個重大的決策,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秦澤能這麼做嗎?這樣只會讓他死得更快,沒有一個君主會願意自己的臣子超過自己,要知道為了他們的王位,他們可能連親兄弟都下得去手,就更別說一個秦澤了。
“對我來說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雨曦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夠賺個四轉功勳的。”
秦澤信誓旦旦地向王雨曦保證道,同時也是表明自己的決心。
王雨曦愣愣地看著秦澤,卻發現對方依舊是一臉的笑意,看不出有絲毫的波瀾。又是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裡的將進酒,到最後也是一聲長嘆,將藤紙塞給了秦澤,卻是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
明白這是王雨曦要送客了,秦澤也不會死皮賴臉地留在這裡,就拿著謄寫好的詩詞,向著自己的庭院趕去。
他還要趕著去把這首詩交給盧渠,否則的話這傢伙估計還要堵自己的門。
果不其然等秦澤從織布坊回到庭院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門前的盧渠。可以說要是秦澤不把將進酒給他,他就真的有可能會睡不著覺。而也只有像盧渠這樣的人,才配得上秦澤心裡的讀書人形象。
和先前清高的樣子不同,現在的盧渠要比先前謙虛了許多。尤其是看到秦澤回來,立馬就走上來,恭恭敬敬地衝著秦澤施禮。
這一副崇拜的樣子,弄得秦澤都有想給他籤個名的衝動。
“秦公子,先前答應在下的事,可曾已經有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