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恆陽上那份奏章,目的是讓朝廷派大軍過來支援濉州,順便也有為自己洗脫罪名的打算。Ωe&n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的奏章在晏國朝廷討論的時候,議題從該不該向濉州增兵變成了該不該治他的罪。
而且,這一議就是很多天,誰也說服不了誰。
直到公孫雄的大軍壓境,濉州都沒有等來朝廷的援軍。
此時,晏國朝堂之上還在喋喋不休的討論著他臨陣脫逃的問題。
因為這段時間,有關止戈城之戰的真相也慢慢的傳到了晏國國都,傳到了袞袞諸公的耳中。
原來楚國的兵馬根本沒有什麼百萬之眾,只有區區數萬。
原來夏恆陽不是什麼殺出重圍,而是一看到城牆轟破便急忙逃走了。
丟下了數萬將士和百萬晏國子民,任由楚國人屠戮。
“此賊該殺!不殺不足以明典刑,不殺不足以謝天下!”
夏恆陽的敵對勢力義憤填膺,嚷嚷著要將夏恆陽處以極刑。
“此乃風聞,未見實據,以此定罪恐有不妥。況且目前敵兵壓境,夏某擁兵數萬,正當前線,貿然問罪,恐有不測之禍。”
原來站夏恆陽那一邊的現在不敢再說什麼了,但是又有人站出來,認為這個時候治夏恆陽的罪,可能會把夏恆陽逼得投敵,那就不可收拾了。
這也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然後又是幾天的延議,一直議到濉州城破的訊息傳來,大家才停止對這件事情的討論,轉而討論下一個問題——怎麼保衛國都不失,以及要不要遷都南巡。
夏恆陽治不治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夏恆陽這次沒有找到馳援國都的機會,死於火槍營之手。
晏國國王看著朝廷上爭論不休的大臣們,心中一陣厭惡——有此大臣,何愁國家不亡?
然而,他也只能忍著——總不能讓他自己親自去抵擋楚軍鐵騎南下吧?
攻下濉州城之後,公孫雄並沒有直接揮師南下,進攻晏國都城。
雖然以楚軍之驍勇,加上他新成立的火槍營,攻下晏國都城也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他只有三萬兵馬,征戰中也折損了數千,在後方沒有穩固的情況下深入敵境,一個不慎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他沒有那麼著急,用不著冒那個險。
所以他拿下濉州城後,又開始了休整。
當然,小的戰事也有,還經常生。主要就是將濉州境內的晏國抵抗力量都消滅,使大量晏民南逃——這樣能為楚國接收這些地方清除障礙,同時大量難民的南下,也會對晏國官府的治理帶來很大的衝擊。
在他兵鋒所到之處,晏國境內不是十室九空,而是十室十空。
在他拿下濉州的奏章交到楚國女帝手中後,女帝封了他晏國公的爵位,並下旨移楚國失地、少地之民百萬之眾,充實新拓疆域的人口。
公孫雄休整軍伍的時候,晏國也得到了喘息之機,得以調動各地軍隊彙集都城,準備著與楚軍決一死戰。
在晏軍上下高喊著保家衛國的口號時,已經有一些大臣暗中派人和濉州這邊的楚軍接觸,洽談某些合作事宜。
和楚軍接觸的,甚至還有晏國王室的人。
大家口號喊得激烈,其實心裡很明白——楚國侵略的步伐是他們無法阻擋的。
林清晨稱帝十餘載,滅國數十。那裡面就沒有一個國家比晏國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