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修道功法乃是秘傳,不會輕易外傳於人。多數修道人是選取幼童,乃至襁褓中的嬰兒,自幼培養,似年紀過了十歲的,便不會輕易收徒,一來根骨定型,前景不大,二來年紀不小,心性難以把握,已有了自家想法。
當日觀虛也是因為油盡燈枯,又見秦先羽是觀雲的弟子,才勉強收徒。後來見得他天賦異稟,又有劍道真解,才忍痛捨棄先天混元祖氣的修為,替秦先羽邁過氣感和孕生真氣的這一步。
但秦先羽畢竟只是例外。
見話已說到了這個地步,趙安失落至極,他起身來,躬身一拜,才自離開。
趙安正要邁步,忽然一頓,說道:“道長昔日伏虎之舉,已經繪成道人擲虎圖,被視為畫聖唐大人此生巔峰之作,收藏於皇室之中,至於那故事,已經流傳出去。另外,昔日道長伏虎,曾有個書生看見,如今他已棄了科考,一心求道,漫山遍野尋找神仙蹤跡,似乎極為虔誠,道長若是有意,或許去看他一次,考校一回?”
秦先羽默然片刻,嘆道:“貧道無心收徒。”
頓了一頓,他才說道:“你若閒暇,勸他一勸便好。”
想起周主簿也是書生出身,秦先羽又道:“若是勸不來,便任由他去罷,各人自有造化。”
言盡於此,秦先羽再沒有開口。
……
趙安離了道觀,行走之間,頗為失魂落魄。
二管事有意安慰,卻被他順手推開。
“我去靜靜。”
趙安緩緩前行,來到當日酒樓,等了片刻,見到一個身影。
他緩緩上前,擋在那身影前面。
這道身影,就是書生方安平。
“兄臺阻我作甚?”
方安平背上有柴刀,手上提著一個小包袱,又要去附近山邊探尋神仙蹤跡。若是再過半月,還沒有半點蹤影,他就要去大德聖朝各處名山行走,比如道教祖庭青城山等等。
趙安看著他,問道:“你又要去尋仙?”
方安平近些日子受盡嘲笑,聞言,只以為這人是在消遣他,暗生怒氣,便饒過他,往城門去。
趙安說道:“聽說那姑娘跟人家訂親了。”
方安平腳步一頓,面露怒色。
趙安繼續說道:“那姑娘接濟你多年,只盼你考個功名回來把她娶過門,但你不務正業,對得起人家麼?”
方安平臉色變幻,終是重重說道:“我去尋仙訪道,一旦有成,就回來渡她成仙。”
“成仙?成仙?”
趙安哈哈大笑,說道:“你憑什麼成仙?你憑什麼修道?”
方安平微微一怔。
趙安說道:“你尋仙訪道,姑且不論神仙蹤跡縹緲,就算給你尋到了神仙,人家憑什麼收你為徒?人家憑什麼傳你長生法門?你年紀不小,根骨定型,修煉也必然難成,而人家有心收徒,自然要取襁褓中的幼童,自幼培養,根骨資質俱佳,且自小養大,才算信得過的真正徒弟。”
“你尋仙訪道,莫非以為尋到了神仙,就修成了大道?”
趙安嘿然道:“你倒是一片赤誠,可本少爺這片誠心也不比你少。”
他狠狠拂袖,轉身離去。
頓了頓,趙安終是嘆息道:“回去嘗試科考罷,這條路咱們都走不通的。”
方安平呆在原地,半晌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