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蜉蝣這麼小,怎麼拍出來的照片比全畫幅單發還要牛?
“如果,蜉蝣無人機的攝像頭能改為瀚海手機或者澤夢可穿戴裝置的陪伴裝置上面,用於攝像或者錄製影片,那不是很完美嗎?
要是搭載神經元計算組處理,那麼照片會更清晰,虛擬世界應該也會更加的真實!”文琪突然間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一下子就跳了起來。
“咚咚咚!”文琪敲響了楊銘的房間。
“誰啊?”楊銘打著呵欠開啟了門,“怎麼是伱?出了什麼事情?”
“有大事跟你商量!”文琪有些壓抑不住內心的興奮。
“現在?在這裡?”楊銘一臉的不自然,畢竟時間太晚了。
“我們去會議室!”文琪反應過來。
此時楊銘已經搬出了椅子等她。
文琪說了一堆的設想,重點是將蜉蝣的光學攝像頭改為普通使用者能用的攝像機,要求楊銘協調技術的轉讓。
光學鏡頭是海鷗公司的,可是怎麼跟神經元計算結合是長月重工才有的技術。
楊銘沒有藏拙,一直跟文琪聊到了天亮,高苗出門的時候看見二人這樣起勁,知道在技術上,文琪肯定有想法了。
比起沈薇,高苗更希望文琪能夠和陳瀟在一起。
或許是因為文琪和自己是校友的關係,也或許是大家彼此之間更多瞭解。
文琪回去之後,瀚海手機,澤夢可穿戴裝置的實驗室跟長月重工進行了聯動實驗。
看著只是一個攝像頭和一套處理系統移植到民用版攝像頭上,其實中間的事情不知道多了多少。
最核心的技術就是,這樣蜉蝣無人機更改成為伴隨手機的攝像頭。
攝像頭的資料能夠和手機的資料保持食客的連線,能夠將計時的畫面傳輸到手機上,而且距離不是限制。
但這個技術目前還是有難點,因為長天科技目前使用的5G技術,在基站比較少的地方,通訊訊號還是比較弱。
而量子通訊技術依舊在研發之中,還沒有正式商用。
那麼就要搞定第3個問題。
蜉蝣無人機在攝像的時候,將時刻的儲存資料。
儲存資料的裝置必須要量大管飽。
如此一來,就必須要將DNA儲存器移植到蜉蝣無人機之中。
當技術人員和長月重工對接之後,發現DNA儲存裝置已經在無人機之中,如此一來文琪也是長舒一口氣。
那麼第3個問題就是,使用者的及時感官。
用手機就不說了,如果使用者使用的是澤夢可穿戴裝置那麼折磨,可穿戴裝置應該可以實現,使用者能夠時刻的第1人稱視覺看到無人機的畫面。
當然,這只是主要骨架的構想。
蜉蝣伴隨攝像頭的功能不知如此,還可以還要加入測繪的功能、尋找、探路、救援等等功能。
以測繪為例子,測繪隊員就不用扛著沉重的測繪儀器到處走來走去,這些測繪儀器動輒幾十萬,以後一個伴隨攝像頭就搞定了。
測繪是個專業,學生還是要學原理的,免得連檢驗都不會檢驗,這麼一來,這個行業的便捷程度就會提高。
初步就是這麼個設想,不排除以後手機還能搭載更多應用到攝像的專業軟體。
經過數天的研發,砍掉了無人機模式的民用版本蜉蝣飛行攝像頭基本研發成功。
蜉蝣伴隨式攝像頭如果能夠上市無人機和手機的伴隨功能!這個手機的競爭力還不上天了?
文琪摩拳擦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