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道場從格鬥起家,隨後就開發旅遊,吳家休閒園是最初試點,高家堡專案是種樹,天和道場培訓人手的同時,同樣塞進旅遊,啦撕喂加斯的花海小鎮,洛山磯的青龍棧橋,都是天和道場給自己貼的旅遊標籤。
在攢足天和會員情況下,保持格鬥專案規模,發展旅遊專案是既定步驟,這是大生意,張易開頭好多不著調的部署,其實都是為大旅遊圈服務的。
因為發展旅遊才能獲得當地政府擁護,因為這是帶去繁榮的綠色生意。
天和道場只和天和官網會員打交道,掌握著天和會員這個優質群體,天和道場的旅遊才能辦成封閉專案,太極拳,格鬥,影視,旅遊,帆板這些專案像組合拳一樣進入會員生活,佔用會員越來越多的休閒時間,會員對天和道場的認同感也就逐漸變強。
不是天和會員,不享受天和道場的服務,天和會員註冊雖然是免費的,想要享受某些超值服務,還得有積澱才行,帆板,旅遊這些緊俏的服務,優先提供給天和資深會員,資深就是註冊時間,消費水平這些算出來的,用這些東西來篩選搶購。
對天和道場惡意的會員,還會被剔除,終身享受不到這些服務。
這些眼花繚亂的佈置,潛移默化影響著會員,自從青龍跳板公司從會員中招收三千員工後,會員向心力猛增,幾天時間,會員註冊人數增加八十萬。
這些人註冊天和會員是衝著工作機會來的,畢竟天和職工的優厚待遇是有口皆碑的,原先是僅限四所高校,其他學校的學生是沒有機會的,現在放開一個口子,對於其他院校學生的吸引力,也就大得多。
會員進來後,自然就被官網上的休閒專案吸引,看看格鬥影片,照著網站上教材,練練太極拳,休閒時間用青龍影視的電影打法時間,或者參加同城會員的聚會。
天和道場就是金字塔,張易是塔尖,他只管往上升,天和道場的股東和精英職工緊緊跟上,豐富著塔身,吸引越來越多的會員聚集,讓金字塔基礎越來越龐大。
亞遜是張易另起爐灶,帶著幾十個退伍兵建成的新金字塔,作為犄角之勢守衛天和道場的,目前已經初具規模,和黑鐵,亞林,FE還有亞遜州的合作僅僅是外圍拓展,亞遜島上的合作,才是亞遜發展的基礎。
來自銳士,美堅國和九香島的三家銀行,已經和亞遜新港區達成協議,進駐亞遜島開展銀行業務,這三家銀行同樣是天和道場的合作伙伴,只不過和天和道場合作的銀行不僅僅是這三家,而三家銀行的合作伙伴更多,外人是不會注意到這一點的。
三家銀行都是跨國銀行,在巴美當然早有業務,這次亞遜危機後,他們非常看好亞遜島的發展,也對這裡的安全很放心,隨即就把原來談好的分理處升級為分行,以後將從這裡輻射亞遜州業務。
這三家銀行不等火電廠運營,就自帶施工隊,利用柴油發電機對租用的分行建築進行施工,他們要提前運營,等亞遜新港區進駐服務商後,搶下裝修時的往來資金業務。
以前亞遜島上是現金結算的,傭兵更喜歡美元和歐元,喬亞斯也只認美元和歐元,現在有了銀行後,島上還是以美元和歐元為主,只是增加了幾種貨幣兌換業務。
引進銀行同樣讓所有服務商感到便捷,在外面習慣銀行走賬,到這裡還用現金,早就覺得麻煩了,包括傭兵團和傭兵,賺到錢後,都是拿著現金到馬瑙斯存入銀行,或者換成鑽石。
搞定FE等服務商合作後,亞遜再服務商要求下,把服務商職工人數上限調整到五十,去新城區做生意的,職工人員另計,而且在新區裡,只對男職工做了不超過五十的限制,女職工人數不限制。
喬亞斯當初就靠控制服務商人數才一直霸佔亞遜島,如果當時不設限,來了巨無霸公司,控制島上太多人後,很容易就架空亞遜公司,架空後,再和亞遜州聯合,輕鬆就能把亞遜公司趕走。
新亞遜公司同樣怕被架空,只不過底氣足,稍微放開點限制罷了,原本喬亞斯對服務的女人就不做限制的,現在同樣不做限制。
新港區建設,不少服務商想去新港區發展,因為二十名員工限制,只能放棄,現在亞遜不僅提高限額,新港區員工人數還另計,訊息一公佈,這裡的大半小服務商離開就湧到傭兵大廳裡報名,拿圖紙研究地塊和建築後,很快交上定金,開始研究裝修風格,同時去亞遜州報備。
亞遜新港區整體規劃是青龍建設的員工設計的,所有基礎設施和建築是住友公司承建的,服務商只能來承租地盤,成立公司,自己進行內裝修,亞遜公司收取房租,水電費,和管理費,這些公司營運的稅收是交給州政府的。
亞遜島控制他們規模,不讓他們在這裡做大,是為了給小服務商更多機會,讓傭兵退休後,留在這裡做生意,他們和亞遜休慼相關,留下的越多,亞遜島越安全,這符合亞遜公司長久利益。
亞遜公司是和亞遜州政府打交道的,州政府是幾年一次變化的,必須防備他們反悔,即使做遊客生意,這些小老闆也是退休傭兵為好,他們才是傭兵之城穩定的基礎,喬亞斯懂這個道理,張易更加懂,主動替這些人解決一切後顧之憂,自然就能得到他們擁護。
亞遜新城是傭兵迴歸社會的地方,這些小服務商自動替亞遜公司承擔了新港區的防守任務,搞亂這裡安定秩序,就是影響這些老傭兵的生意。
亞遜公司只要控制港口,水電廠,訓練場和傭兵大廳,就能安穩地日進斗金。
訓練場是亞遜公司的主營業務,兩年下來,已經完全控制這裡的訓練營,透過分化和競爭,原來的小型訓練營已經被亞遜吞併,那些搞傭兵訓練的精英教官,逐漸被亞遜的訓練營招安吸收,成為亞遜公司訓練營的教官。
被生意淘汰的教官大部分留在這裡,做起其他生意,亞遜公司對他們是扶持經營的,限制服務商做大,就是給這些小服務商機會,他們也是到新城投資經營的主力,和外來公司相比,他們是優先進入新城的服務商。
像銀行,網路通訊這些公司,只能由外面公司進入,餐飲,住宿,旅遊,購物沒有什麼技術難度的,都由這些小服務商經營。
為了保護旅遊資源,火電場設計成焚燒垃圾的機組,水廠,汙水廠都是齊備的,這也是亞遜州解除糾紛後,願意通力合作的原因。
在新城開始裝修時,也是老傭兵區擴建的開始,港口道路還有商業區都會擴建,這些活都會交給傭兵之城原有的服務商來承建,總體設計圖自然出自青龍建設,只是他們沒有標識,畫好後,由傭兵大廳裡拿出來罷了。
兩個港口的主幹道雖然是聯通的,但是兩個商業區目的是有區別的,中間大片的訓練場,自然就把遊客和傭兵隔開。
各種專項訓練場早就完工,並投入執行,亞林公司承建的綜合訓練場,才建好兩個多月,修建期間是封閉的,建成後,進去參觀的傭兵很多,主動來訓練的沒有,因為是找罪受。